这么一个好人若是因为皇室之争,沦为牺牲品,难免让人觉得不值。
所以她也没跟夏侯退说过这件事,反正献王已经拒绝遵从先皇的口谕,这件事说不说也没什么关系。
却没想到这夏侯退自己居然也收到了情报。
对于这女人存有私心,为了别的男人对他不报实情的事。
襄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于是乎,夏侯退做了一件快让赵子卿吐血的事情。
只见那男人在自己怀里摸了摸,拿出一个什么东西最后插在头上的玉冠上。
赵子卿眨着圆溜溜的眼睛仔细一瞧,立马跳脚指着男人大叫:“夏侯退,你个无耻小人,干嘛私藏我东西。”
没错,那正是当初献王大婚,赵子卿要他送去的新婚贺礼——红色玉骨簪。
夏侯退不理她的狂躁,只是悠悠闲闲地靠在软垫上半闭着眼睛瞅着她:“什么私藏,当初我那二皇兄瞧这贺礼寒酸得紧,人都没要。我这不是怕你芳心碎一地,这才好心没跟你说。”
赵子卿觉得这人一定是故意气她的。
“那你把它还给我。”赵子卿摊着玉白的手掌在男人面前。
其实没送出去也好,毕竟这玉骨簪是有寓意的。现在自己对献王已经没了那份心思,这簪子还是收回来比较妥。
“这簪子倒是古朴别致,跟本王的气质还挺搭的,你也别小气,哪有送了人的东西还要回去的。”夏侯退对她那只手视而不见。
“你……这簪子可不是随便能送人的,你还我。”赵子卿急了,这人怎的这般厚脸皮。
这簪子看起来像是玉做的,其实却是红色的木头雕成的。这种木头叫做钟情木,可以做成配饰,也可以做成发饰,总之一般金银玉器能雕成的东西,它也可以。
这中木头木质有些剔透,若是时间久的木头加上细心打磨,那么出来的成品看起来便像是玉质的一般。
传说将此木赠有缘人,便可成就佳话。
当初无意间得到这簪子的时候,她就想着将来一定要把这簪子送给自己的心上人。后来遇到夏侯隐,她便打定主意要将簪子送给他。
世事难料,心上人已然他娶,但她还是想完成自己的心愿,于是便作为贺礼送出去。
哪知这人忒不靠谱,居然敢私藏。
“哦?难道还有什么寓意?”男人瞧她一脸焦急,便道。
赵子卿想了想道:“我告诉你,你就还我?”
男人点头。
事实证明,这襄王是一点节操也没有的。
耍起赖来,跟那街头的泼皮无二。
听完赵子卿的解释,夏侯退更是不会将东西还给她了,而且还振振有词道:“你都已经是我的人了,还准备留着这簪子送给谁?”
自此以后,赵子卿几乎每日都能看见这男人头上插着这只红木簪子在她眼前晃来晃去,简直气煞人也。
春去夏来,转眼便到了酷暑六月天。
赵子卿每天每天都跟那咸鱼一般死气沉沉地贴在草席上,哪都不肯去。
至此,朝堂上那些王氏散乱的势力基本已经整到了她的手中。
贪污的、受贿的、剥削百姓的、克扣军饷的……
赵子卿这里无疑成了天启朝堂上最乌烟瘴气的组织,惹得百姓们每每提起这个大理寺卿便要破口大骂一番,从她未来的儿子骂到入土不知多少年的祖宗。
赵子卿成了朝堂上名副其实的奸臣。
至于她都这么腐败了,太子为何还不罢免了她?
这就要归功于太傅大人和沈丞相了。
这俩人只要不上弹劾的折子,其他官员也没那胆子敢提。况且那些个朝中蛀虫还大部分都是王氏的人。
不怪夏侯退说太子蠢笨,这人只想着自己的人不能除,便不管对朝堂对国家有没有害,留着就对了。
夏侯退看着这情况,乐得就差放挂鞭炮了。
太子越是护短,他的机会就越大。
任由这些人惹得百姓怒不敢言,太子就越失民心。
先皇已经走了小半年了,一国之君的位置依旧空闲着。接下来不出意外,这太子就将名正言顺地登基了。
夏侯退看起来并不着急,每每赵子卿问起,他总道:就让他过一过当皇帝的瘾,也算我这做弟弟的没待他太苛刻。
赵子卿的智商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这些皇室碾轧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自己只管听从他的命令做好这朝堂上的奸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