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呼出口气,萨云萝摇头淡笑道:"多谢王爷关怀。不过是因朕刚刚听到一个消息,十分震惊!"
说着,便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接着又叹道:"朕为大唐天子,却没有护得子民性命,朕心愧疚、伤感不已。"
众人听闻这样的匪夷所思之事,各各发愣,想不到华阳居然如此大胆,竟在女帝登记之日演了这么一出。
宋化丹等人纷纷施礼权威陛下不要难过,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此事。
李政和西门千秋互视一眼,都想知道这新登基的女帝会如何处理这样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涉外事件。
20第一部 第三卷 大鹏因风起 第八十一章
正凶是大魏上卿,若是说杀人偿命,杀了华阳,那大魏陈列在边境的几十万兵马必将生事。女帝甫登基,就要动兵戈,对刚刚经历了战乱的大唐有百害而无一利。
但是,不惩戒凶手,对死者、对大唐百姓无法jiāo代,作为刚登基的女帝,是在天下人面前丢尽颜面。
显然,殿内诸人都想到了事情的两面,宋化丹和陈炳章等人相互看了对方两眼,亦眉头紧皱,各各低头沉思。
中书省副令卫西麓略一思索,俯身奏道:"陛下,虽说此事的确令人义愤填膺,但华阳毕竟是大魏上卿,也是此时大魏实际的掌权者,手下几十万兵马不容小觑。臣以为,此事尚不为长安百姓所知,为大唐民生社稷发展长远计,略略惩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好……"
卫西麓话音未落,御史台左都御史孙思淳气愤的站了起来,对着萨云萝俯身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新君初立,登基吉日,大魏就敢这般挑衅,臣以为不可不惩!"
一直低头不语的萨云萝缓缓点了点头,目光如烛的盯着殿内众人,扬声说道:"朕同意孙大人的说法,不可不惩,但却不是因为朕登基之日发生此事,而是我大唐子民的生命尊严不容践踏!况且,此事已为百姓周知。诸位请听,百姓的愤怒声音已经传遍长安城了!"
众人愕然,侧耳倾听,果真听得外面似乎钟声鸣响,阵阵喊声隐约传来。百姓众怒,华阳一事势必不能盖着藏着私下处理了。
宋化丹不由有些担心的看了萨云萝一眼,其它三国要人都在,若是有心人趁乱闹事,那可是大为不妙啊。
萨云萝觉察到他的担忧,微微淡笑,眼神示意稍安勿躁。
那自信满满的眼神让宋化丹稍稍放下心来,这丫头每每出其不意,那自己就看看她这次的应变能力如何。
长安城内,百姓纷纷涌上街头,声讨大魏人的恶行,群情激奋,骂声不绝。但细细看去,虽人数众多,却秩序井然,并没有发生 趁乱打砸抢的扰民事件。
初蒙着便衣,跟在人群中,边和混在人群的其它侍卫打着手势,边暗暗松了口气,终于不负陛下所托,既将此事不动声色的告知了百姓,也控制住了混乱的局面。
长安城的混乱,百姓的愤怒,这些都是华阳实实在在没有想到的。
大魏死多少这样的男宠都无人敢问,没想到换了个地方,一个小小的内侍之死会引起整个长安城的愤怒。
华阳心里不由又悔又怕,心急如焚、焦灼不安的躲在侍卫林立的扶云殿,来回踱着步子,长安城的贱民都知道了此事,那一朝君王的女帝岂会一无所知?可是,为什么任何的诏书、国书等一概不见?女帝恍如对此事无动于衷一般?难道女帝是想包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