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期的歌唱家以及第一批入朝慰问团的部分团员来客串,然后再加上周璇。
再加上唐华……
唐华这次不唱歌了,但是写了歌。
胡松华在台上唱的就是唐华写(抄)给他的。不但歌曲,连胡松华手中的麦克风也是唐华做的。
仿舒尔58的xuan-1话筒投产差不多一年了,其实销量也还可以,——虽然不如唐华的预期,不过考虑到只在苏东和中国销售,范围不够大,因此倒也还能接受。
小巧的麦克风让演唱者在台上可以手持唱歌,台风更活跃,而且这货音质比大型固定式麦克风还要好一些。胡松华虽然只是在排练时才用上麦克风,也很快学会了边唱边走、转身、(深情)俯首仰头、走两步薅一薅麦克风线……等等常见的舞台动作。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风霜雪雨博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
少年壮志不言愁……”
胡松华一曲唱完,全场鼓掌,还有好多老师教授热泪盈眶——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参加过当年的一二九。
唐华自己也鼓掌。
胡松华这嗓子,这唱功,合适。要是换唐华来,还真hold不住刘欢的风格。唐华认为胡松华很合适唱刘欢的歌的另一个原因,是他长得也有点像刘欢。——嗯,别看胡松华虽然是胡军的大伯,但长相很不一样。
胡松华唱罢,再轮过一个小合唱,该周璇上场了。
周璇刚走上台,下边观众就有鼓掌欢呼的。周璇也带着笑容,持麦克风的手挥起来向台下示意。
持麦克风的手挥起来……
这麦克风……
没有线……
台下的清华理工科学生最先反应过来,“轰”地炸了。接着所有观众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操纵聚光灯的周光召在掌声最混乱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把聚光灯从周璇身上移动到舞台一角,照亮了在黑暗中调试刚给音响系统插上的无线接收机的唐华。
唐华知道这灯泡王周光召在捣鬼,但也只好转过身来,向台下挥手示意。
这下,观众除了掌声,还有“哈哈哈”“唐老师!”和喝彩声。
台下,郑毓英转头看着赵忠尧:“你看小唐虽然忙着发明导弹计算机火箭炮,也没忘记给老婆发明一个无线话筒,你呢?”
赵忠尧:……
要是唐华听到这番话,估计会反驳“师母啊,这看起来是一个无线话筒,实际上可是四千外汇卢布呢!”
但说实话,赚外汇是一个方面,唐华周璇自己用起来舒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