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及时雨的节奏,城里的具体细节必须找当地人才能细致出手。苗杰是警察,对当地情况更是一清二楚,为何不让他带头?
“那就你带头吧。”小明得到我肯定后自信的说道,“我们要在洪城里找到一处古池塘,从洪城建成开始就有的池塘,有大事。”
苗杰眉头一皱,抬头看着城里的方向思索片刻,说道,“三处池塘,有一处是后来修建。有两处是古池塘,具体情况,过去说。”
这小子还真有两手,三言两语就能把事情捋顺,看来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
从小巷子里钻了十来分钟,来到一平静小区里。说是小区,其实就是个小村子。
现在没了城墙,很多村子都散开了,但还是保留了原来的村。池塘就是在村子的侧边,已经成为大伙休闲的地方。
“这是于村的荷花池,晚上会聚集周围的村民在此休息。以前没有修建凉亭,最近几年才弄好的,还种了荷花,环境相当不错。”
在苗杰的带领和解说下,我们跟着游览了一遍荷花池。这个感觉就像在谈情说爱,周围还没多少人跟着,逍遥自在。
看完后,我心里才冒着嘀咕,这是我们要找的池塘吗。淤泥一片,这要是跳下去还能爬上来?
“这里有荷花池的具体介绍,你们自己看。”苗杰见我们没吭声,指着前面的墙角说道。
这话有那么点意思,荷花池还有介绍。早说直接看介绍就行了,用得着这么多废话?
在荷花池的最西边,围栏的角落,用刻字的方式记载了荷花池的历史。
看过介绍后,失落悠然而起。这荷花池的历史远不及我们要寻找的池塘,池塘原本是用来养鱼的。
在民国时期,于村闹饥荒,没有饭吃呀。于是就有人想到了挖塘养鱼,经过几十年的进展,鱼塘帮了于村大忙,最后就留了下来。到现在还有人在里面养鱼,只是作用不同了而已。
得知真相不是我们要找的池塘后,苗杰没有
气馁,带着我们直接往另外两处赶。
到古城边沿,山脚下的一座池塘前,只见周围已经被围栏围得很严。最里面是一座山庄,从作用上来看是观光用。而且还有人正在钓鱼,身后的山庄已经炊烟袅袅。
“这池塘已经很多年历史,具体情况我也说不清。不过我实在想不明白你们找池塘干什么,又不能直接拿出来行动,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了?”苗杰终于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这小子说的没错,池塘这玩意确实有点让人不解。我现在都开始怀疑**说的是否属实,这玩意,真不知道从何说起。
“那个,能不能搞清楚池塘的具体时间,我们要从时间上推断。作用,你就不用多问了,我们心里有数就行。”
小明也没跟他解释太多,这事能不能做到,就看是否愿意。
最后也没辙呀,只好去找山庄老板。
老板一听我们在打听池塘出现的时间,当时也觉得好笑。最后还是热情的给了我们解释,这池塘不是我们想寻找的。
最后在我们离开的时候,让我们去找一个叫于年的老学者,他对洪城的文化很清楚,特别是一些细节。
这种事确实得从文化角度上入手,只是我们一个外来人,哪知道什么学者。再加上杨五爷的情况,只能谨慎行动。
在找于年之前,苗杰还是带我们到了城中央的池塘看过一眼。
和前面两处不同的是,这座池塘位于祠堂前面,水质很清,带着点特殊的感觉,但就是说不清究竟是什么。
小明最开始就来到这里,已经认定这就是**口中的秘密所在。但也因为不欠实际才没敢出手,而且这水下的情况,有水下地宫一次经历就足够害怕,不敢再私自行动。
看过现场后,已经是傍晚六点多。在苗杰请我们吃了当地特色晚饭后,通过同事的帮忙找到了于年这位老学者。
见面,于年和普通的湘西老头没多少区别。手里拽着一根烟,院子里是些手
工艺,说是学者,倒不如说就是个普通人。
苗杰可没废话,直接说明来意后,于年的表情忽然变得紧张。皱眉看向我们几人的时候,好像有种被吓到的样子。
“于大爷,你不用担心,我们是文物局的人,这是我的证件。咱们过来就是想了解下洪城的情况,特别是那池塘的历史。”
夏瑶果断把证件递了上去,这可是起了决定性作用。
于年看过后,这才满意的点头。还说要泡茶给我们喝,夏瑶没敢耽误太多时间,便没让于年去忙。
大家坐下来先聊了会儿洪城的历史,算是对金城的一种了解。
从于年的说法中得到了金城的肯定,但是金城的名字并没有沿用下来,到宋朝中期就改了名。
原因很简单,战事结束,取得胜利的一方改了城池的名。占领城池的将军姓洪,所以就用洪城命名。
洪城的过去一直作为周边的中心存在,有过繁华的似乎,也有过落寞。但最终都挺了过来,而且是非常的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