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把柴房位置改了,就改成这样的,”杨继西指了指面前的柴房,“原本柴房的位置还能做别的。”
杨继康双眼一亮,“有道理!”
他们家的柴房是三家人中最小的,因为他们家的院子夹在两家中间,那柴房就在灶房边上,并不大,冬天堆点柴火位置都不够,有时候还存放在杨二奶奶家的柴房里呢。
于是回去后,杨继康就说了修建柴房的事儿。
杨大奶奶看了眼不说话的杨大爷爷,“我觉得行,我们家的柴房太小了,一点都不够用,而且又不是把柴房全部堵完道,他们家小菜地那留一条能过的路,两边能过人就是了。”
“就像二娘家的房子那样,又能隔断视线,又能过人,挺好的。”
康嫂也知道房子是谁的,不过她嘴严得很。
说实话,她一点都不喜欢杨老婆子他们时不时往这边看的样子,家里来点人,或者是他们一家人在院子里说说话,乘凉啥的,那边都闷声看着,还不如挡了视线舒服。
而且她也希望自己未出生的孩子们,能听话不去那边玩儿。
“那我就请人帮忙gān活儿了?”
杨继康说。
“再等等,”康嫂笑道,“先帮二爷他们把地弄了再说吧。”
“也是。”
杨继康连忙点头,“是我着急了,那边的房子弄好了,再晾一段时间,进了家具,过冬前就能住了。”
下午快四点左右杨继南回来了。
那边也是传来一阵的惊呼,因为比起杨继西,杨继南黑瘦得厉害,瞧着jīng神也不是很好。
“他怎么会.....”
孙桂芳也吃惊对方的样子。
“我们搭伙,他没一直吃大锅饭,没有油水扛了一个多月,不错了。”
杨继西轻声道。
他们坐在院子里择四季豆呢。
“宁愿花点钱吃好点,也不能这么gān,多伤身体啊,”杨二奶奶也低声道。
嫩的四季豆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现在这一背篓是老一点的,用来炖肉或者是煮好后凉拌再好不过。
三人低声说着话,康嫂挺着大肚子过来了,孙桂芳赶忙给她端来一根凳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