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红线全放在新房子的堂屋里,接着杨二奶奶用gān净的竹箕把红线晾着,毕竟有毛毛雨。
结果发现红线都很gān,没有什么问题。
“就两位嫂子那一个人是3块6毛,多出来的就放在一旁,给她们下次发钱,不算到我们钱里面了。”
杨继西说。
“行,减了几分?”
杨二奶奶问。
“两分,”杨继西道,“现在八分一个了。”
“那也不错,”杨二奶奶笑道,见他还买了鱼和肥肉,而杨幺妹也在家,正好可以做来吃,正要去做饭,杨继西拉住她。
“娘,还有个玩意儿,我放在后屋废弃的水缸里了,那玩意儿有点大,等两天炖了,给家里人补补身体。”
“啥玩意儿?”
杨二奶奶惊讶地问。
“甲鱼,有点大,十几斤吧。”
“啥是甲鱼?”
“就是老团鱼。”
“老团鱼有十几斤?!”
杨二奶奶震惊。
“对,我也觉得补人才买的,不贵,”杨继西说。
杨二奶奶不信,跑去一看果然很大,立马拉着杨继西追问,“到底多少钱?”
“五块。”
杨继西说。
这个价格买这么大的老团鱼,听着好像也不错,杨二奶奶又盯着看了一会儿后,这才离开。
杨幺妹和孙桂芳在厢房里说话,杨继西也没去打搅,见杨二奶奶在做饭,便去帮忙,杨幺妹听见动静后和孙桂芳来到灶房,结果被杨二奶奶赶出去了。
“你们去堂屋说话去,我今儿做饭。”
两大碗红烧鱼,白菜炒肥肉,香椿炒鸭蛋,还有一蛋花汤,加上gān饭,可以说十分丰盛了。
杨二奶奶和孙桂芳一个劲儿给杨幺妹夹菜,把她吃得够撑。
下午杨继西就去上工了,杨大奶奶和吴大嫂过来时,杨二奶奶把钱给了她们,又给了吴大嫂红线,吴大嫂便笑眯眯地走了。
“八分一个也好,你人年轻,又学得快,编得快,一天怎么也能有十个吧?十个就是八毛钱,一个月三十天算,那就是多少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