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们分开后,杨继西去了王老汉家,王老汉家喂了鸭子。
杨继西挑了一只最肥的,又买了一条三斤左右的草鱼,这才离开。
到村口的时候,杨继西又从空间拿出两个大西瓜放在背篓里。
家里还有不少大米,白面也有几十斤,杨继西本来是不着急把空间里的白面拿回家的,可到家后,发现家里就孙桂芳一个人,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晒坝那边开会去了。
所以杨继西把另一个没用且有半人高的大木桶收拾了出来。
“这之前是装玉米面的,娘本来说等中秋后去仓库兑换点玉米面回来吃。”
“白面不得比玉米面好吃?”
杨继西笑道,“我占了她这个木桶用来装白面,她不会说啥的。”
下午去找李叔买一个大木桶回来装玉米面就是了,李叔家常有大木桶卖,专门装粮食用的。
“能装多少?”
孙桂芳站在门口踮着脚看,虽然看不到。
杨继西站在高的长凳子上,右手放在木桶中,白面正从空间往木桶里装呢。
“大概七、八十斤,这样空间里还有四百斤的白面。”
家里五百斤的大米才吃一百多斤,还有不少呢,等能兑换玉米面的时候,家里的库房又满满得了。
刚把装有白面的木桶口子用竹编盖子给盖上,外面就传来杨二爷爷唤葱头的声音。
“爹他们回来了。”
孙桂芳有些紧张地看向灶房门口。
“可以了,”杨继西下了凳子,接着把凳子放在一旁,“你待会儿跟娘说一声。”
“好。”
杨二奶奶回来得比杨二爷爷晚一些,路上和副队长的媳妇儿说了会话,这才背着手回来。
看见jī圈旁边捆着的大鸭子,她咿了一声,“这么肥?”
“喂了一年多呢,”杨继西他们从柴房那边过来,“我挑了个最大最肥的,晚上和大娘他们一起吃。”
“行,这天热,不吃完会臭的。”
杨继西把喜结钱给她,杨二奶奶待会儿分给其他人,顺带说了不收喜结的事儿,杨二奶奶点头,“早晚的事儿,只要好好gān活,啥都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