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家那边的吧?”
“是,”杨继西应着,“他们家的兔子肥,我们这儿的还得等一段时间。”
“是,”那人笑着,“我家孩子可馋了,时不时就往兔子窝那边去看,等长到五六斤的时候,我也买一只回去。”
杨继西好奇道,“你问过多少钱一斤没?”
“有张家汉子那边的价钱在,咱们生产队的兔子也不能贵过去。”
是这个道理,杨继西见快中午了,也不和他多聊,人家的家就在大路旁边,他可是还要走一会儿的。
到家时,孙桂芳他们正在等他回来吃饭,“还以为你中午不回来吃了。”
毕竟比之前晚回来一两个小时呢。
“去幺妹家坐了一会,我就想着你们等我呢,所以我没吃饭就跑了,”杨继西笑道。
“我也猜到了,快洗手吃饭,中午吃玉米粑。”
“好。”
杨二奶奶听杨继西说,杨幺妹让她们得了空就去家里住几天,闻言也高兴,“再等等,现在又要栽种茶树了,我得在家帮着做饭。”
说是再等等,其实还挺忙的,毕竟茶树完了以后不久,就要跟着锄草施肥啥的了。
一直到五月底怕是都不得闲哦。
吃了饭后,杨继西就把小chuáng给李叔扛了过去,李叔帮着修整了一个多小时后,他又给扛回家。
“李叔说得晒十几个太阳才能用,”杨继西回到家直接把小chuáng放在老堂屋里,这样有太阳就放出去。
“瞧瞧,人家帮忙一下,就好看多了,”杨二爷爷摸着小chuáng赞道。
“继西!”
杨继康在院子里喊着。
杨继西走出堂屋,“咋了?”
“让开会,说领导下乡说肥料的事儿,走走走。”
杨继康招手。
“我回来的时候咋没听见动静呢,”杨继西一脸惊讶,他还路过了副队长家呢。
“孩子通知的,说啥铜锣不知道去哪里了,”杨继康回着,杨二爷爷听到这话,也想去看看,毕竟是文知青发现的 ,可以拉高产量的肥料啊!
这边杨老汉也跟着杨继东出门了,至于杨继北,早出晚归的,基本都守着兔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