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就回来,老大啊,你吃了早饭就去把他们母子三人带回来吧,顺便去趟镇上,买点肉回来。”
杨老婆子拿出四毛钱放在桌上,“两斤瘦肉,给孩子们也补补。”
杨继东一愣,见杨老汉也点头,越发觉得这二老是不是憋了个大。
“我今儿还有事,明天再接吧。”
杨继东含糊道。
结果他上工去没多久,杨老汉就出门了,他去接沈凤仙母子三人。
杨继西正好要去接平安过来玩儿,正好在村口处碰见他和赵五爹说话,说的就是去接沈凤仙母子,他向二人打了声招呼,便走了。
平安一直等着他呢,见他来接自己,迈着小短腿跑过来抱住杨继西就不撒手。
杨幺妹无奈道,“去了舅舅家不可以调皮,知道吗?”
“知道,”平安背杨继西背上,他也不留下吃午饭,直接走了。
回到家把杨幺妹做的帽子,给了杨二奶奶他们。
二人试戴了一番,十分喜欢。
平安很快就去找嫣嫣三姐妹玩了。
“不准出院子知道吗?”
杨继西叮嘱着。
“好!”
平安头也不回地大声回着。
孙桂芳提着篮子从小菜地那过来,把篮子提进灶房后,出来对杨继西道,“三叔把大嫂他们接回来了,大嫂刚才带着福娃过来坐了坐,打听了一番三叔他们昨儿是不是发生了啥。”
“听了后怎么说的?”
杨继西笑问。
孙桂芳上前给他理了理衣领,“说是想安心过日子了,如果是这样,那是最好的。”
“别的儿子指望不上,又不想单过,那只有好好过日子,不作妖。”
杨继西见葱头从那边院子过来,便摸了摸它的脑袋,“我去承包地看看。”
“好。”
杨继西带着葱头出门了,孙桂芳拿起小锄头去整理一下小菜地,这边杨二奶奶则是去小库房弄了点玉米面出来,准备做玉米耙,平安就爱吃她做的。
家里有了平安,也就更热闹了。
毛蛋回来后也和平安他们一起玩儿,但都是在杨大奶奶院子还有杨二奶奶的院子里,不去杨老汉他们院子,好像和不能出院子一样,成了孩子们自己心里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