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爸,我们心中有数,不然也不敢开铺子啊,”孙桂芳笑道。
“知道你们有数,所以更怕你们不张口了,”孙父笑着解开上衣,然后从内兜里拿出十张十块钱出来塞给孙桂芳,“还好我出门的时候,你妈给我放了一百块钱,过年的时候听你们说可能要开铺子,就怕你们急用钱呢。”
“爸....”
孙桂芳捏着钱不知道说啥好。
“收着,不管缺不缺,拿着也宽裕些,”孙父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见她要塞回来,孙父往后一避,接着笑道,“我又不是白给你,是借给你们的,有啥不好意思要。”
最后孙桂芳拿着钱去找杨继西,杨继西想了想,“先收下,等铺子开张后,再还给爸妈,那会儿他们就该放心我们不缺钱了。”
“行,”孙桂芳把钱收着,又去跟杨二奶奶说了这事儿,杨二奶奶也是这个意思。
“不收他们会挂念担心,还不如收着宽心呢。”
同样是做父母的,杨二奶奶很理解孙父和孙母的心情,劝着他们先收下。
“好。”
而这边杨继西得空的时候,带着孙桂芳去收拾了一下房子,顺带把请杨文清寄货的信寄出去了。
陈叔家的房子是狭长的,前屋就是面向街道的屋子,以往病人过来看病,就是在这里坐着,等着陈叔抓药啥的。
柜子啥的都很整洁,看来陈家人走之前就把屋子收拾gān净了。
从中间门往后进去,左边一道门打开是灶房,右边就是堂屋,吃饭的地方,这还有桌子椅子呢,再往前一点就是两个房间,房间里gāngān净净,chuáng上还有稻草,铺上被单就能睡觉了。
就是采光差了些,不过也不打紧,房子只要不漏雨就好了。
见他们锁上门出来,隔壁一老头问道,“你们租下了?”
“是,以后还要请阿叔多照顾啊。”
杨继西笑道。
“都是邻居,客气啥,我姓王,你那边住着的姓柳,”这连着三家人,再过去一点又是几家人,对面是国营包、面馆。
杨继西他们和王大爷说了一会儿话后,便回家去了。
还要请李叔打货架,几天后,杨继西和杨二爷爷还有杨继康,一人背着两个大架子,赶往镇上。
把架子放好后,杨继西又带着他们用旧报纸把墙壁全部贴上,瞧着倒是有几分好看。
半个月后邮递员送来了好几大包东西,杨继西没填镇上的地址,毕竟镇上那没人,送去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