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谢向荣扶起周氏,只说了句:“你已经嫁入了谢家,是谢家人,与周至礼有甚相干?”
周氏便明白了,谢嘉树的意思很明白,自此以后,谢家便不认周至礼这个姻亲了。
其实周氏心里也不想认这个叔父,薄情寡恩、忘恩负义,简直比市井无赖还无赖。更是给周家人丢尽了脸。
谢家虽然没有怪罪周氏,可周氏心里总觉得对不起婆家,侍奉公爹、照顾小姑小叔的时候分外用心。
这次谢向荣起复,明面上是走了方明儒老先生的门路。但事实上,周氏悄悄给父亲生前的好友写了信,所以谢向荣才能非常顺利的重回翰林院。
原本她能以‘官婢’的身份嫁给谢向荣这样的好儿郎,就已经是天大的福气和运气了,周氏对夫君、对婆家人由衷的感激。
周氏无比珍稀现在的生活,尤其是生了长子后,她觉得自己已经与谢家融为了一体。
周至礼带人糟蹋谢家的产业,也就是糟蹋她儿子的东西,她心里比任何人都恨他。
只是碍于身份,她才忍着周至礼夫妇。如今有了谢嘉树的话。她也能名正言顺的去和三叔三婶划清界限了。
所以,一听说周至礼要来谢家请罪,周氏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答应。
那婆子略有迟疑,“这事要不要回禀老爷?”
周氏摆摆手,“父亲早就表示与周至礼断绝来往。也不愿再见他。”
周氏嘴里这么说,心里还是有些犹豫,打发了那婆子,她想了想,还是起身去了天香院。
“哎呀,大嫂,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谢向晚正在书房里伏案写着些什么。听到丫鬟的通传声,忙起身迎了出来。
周氏小巧的鼻翼动了动,似是闻到了墨香,“是不是我来得不巧?打扰你办正事了?”
“大嫂说笑了,旁的地方我不敢说,我的天香院。大嫂想来就来,说什么巧不巧的?”
谢向晚笑着将周氏让到罗汉床上坐下,解释似的说道:“也没忙什么,昨日接到消息,仇家姐姐进京了。上个月我和方家姐姐商量好了。待仇家姐姐进京后,便请她们来咱们家做客。正巧这个月是三月,我想学一学古人,在家里办个曲水宴……方才正在写请柬呢。”
周氏心念一动,笑道:“这个好,既文雅又有趣,到时候我也要来凑个热闹,还望妹妹不要嫌弃才是。”
谢向晚笑道:“大嫂能来,我高兴好来不及呢,哪里会嫌弃?”
周氏似是想到了什么,又道:“对了,你准备宴请哪些人家的小姐?”
谢向晚回道:“方家姐姐,仇家姐姐,还有成国公府的四小姐、五小姐,以及靖国公府的八小姐、十一小姐。”基本上都是与谢家相熟的人家。
“都是京中有名的闺秀呢,”周氏想了想,略带犹豫的说道:“不过,这人数是不是少了些。曲水宴人多才有趣呢。妙善,要不要再多邀请几位?”
周氏说这话,是真心为谢向晚考量。她知道,自家小姑子办这个曲水宴,为的是结交朋友、开拓人脉。
可这些人家原就与谢家有旧,并不算开拓新关系。与其这样,还不如多邀请些年龄相近的贵女,这样也有利于谢向晚能尽快融入京城的上流社会。
谢向晚却笑着摇头,“这些就足够了。大嫂,我明白您的意思,不过,咱们家的出身摆在那里,有些人家未必肯赏脸呢。”
谢向晚语气中难掩骄傲,道:“所谓结交朋友,须得在出身相近、地位对等的情况下。倘或两人的地位相差太大,那就不是结交朋友,而是攀附。那些人嘴里不说,眼中也会带着不屑。”
而她谢向晚也是个骄傲的人,断不会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处境。
周氏愣了下,思索再三,发现谢向晚的话颇有几分道理,无奈的点点头,“是我想左了。”
过了这么久,她还是不能轻易抛下侯府千金的身份啊。
谢向晚浅浅一笑,轻声道:“我知道大嫂是为了我好……对了,大嫂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儿?”出身这个话题太沉重了,还是换个话题吧。
周氏生完长子后,便彻底接管了谢家的中馈以及东苑的所有产业,而谢向晚也不再插手。掌管着这么大的一个家,周氏每日都很繁忙,谢向晚可不认为大嫂有这个闲工夫跟她闲聊。
周氏欲言又止,“妙善,七妹他们来顺天了……”
ps:二合一,谢谢龙爪葱、依依selina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和支持,谢谢哈!
pps:像许多中国的古代风俗一样,曲水宴源自中国,却没能传承下来,反而成为日本彰显文化的名片,唉,悲哀啊。
☆、第063章 曲水宴二
谢向晚从丫鬟手里接过一个茶盏,正欲送到周氏面前,听了这话,她的手顿了下,“哦?七姐姐回来了?”
也就是说那个恶心的周至礼及其娘子也回来了?
对于这对夫妇,谢向晚如果说不讨厌,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自己好好一个家,就是因为这两个人弄得乱七八糟。
家里私下里(主要是避着周氏)谈论此事的时候,谢向安曾经很纳闷的说:“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咱们家对周家不薄,且看在周七姐姐的面子上,对他们夫妇也诸多照拂……咱们也不求他们知恩图报,可、可也不能这般恩将仇报吧?!”
更重要的是,他们这样做对自己毫无益处。
谢向安是个成功的小商人,在他的意识里,‘损人’可以,但必须有所回报。因为这才是做生意的态度嘛。
可周至礼的行径,分明就是损人不利己,让谢向安很是不理解。
谢向晚却知道,世间就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见不得旁人过得比他好。哪怕这人曾经帮过他,可一有机会,他便会反咬人家一口。
不是为了什么利益,为得就是自己心情顺畅。
周至礼的心态也好揣摩,曾经他是高高在上的侯府世子,可突逢大变,从天堂跌落尘埃,心理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反观谢家呢,不过是一介盐商,却能过着豪奢的生活,如果两家没有交集也就罢了,偏两家成了亲家。
周至礼每每想到自己堂堂世子爷,竟要靠他向来瞧不起的盐商亲家接济才能过日子,心中定然极不平衡。
时间久了,这种不平衡就会扭曲他原就不怎么正常的心态……当遇到恰当的时机(扬州大乱),周至礼便会爆发出来。
幸好谢家大宅的贵重物品全都撤走了,而田庄的银库也藏得隐秘。所以除了明面上的一些损失,谢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谢家上下不待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