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面前桌上的家什,将袖一拂——自然又是一阵“唏里哗啦”的碎响.贾赦混若未闻,就以衣袖把桌面抹拭干净后,将扇子宝而重之的放在上面,整个人就好似饿虎扑食一般俯了上去.
宝玉见他所用手法,与吴用贾诩等人的鉴定方式别无二至,无非触,弹,擦,抹,嗅等要决.片刻后贾赦抬起头来,面有迷惘之色,拿那扇子的手就珍惜得好似把玩什么价值连城的易碎瓷器一样,忽然看见宝玉,眼前一亮道:
“宝玉你说本扇乃是隋唐之物,有何凭据?”话语中已流露出极大的激动喜悦.
宝玉料到他有此一问,前行数步,指着扇面旁边的一个题跋道:
“说来惭愧,其实侄儿对这扇子之道一无所知,只是曾经在一本闲书上看到过魏征的书法,他写字在转角时候微微顿涩,自圆融中流露出一股峥嵘.”
说到此处,宝玉修长白皙的手指已指到了扇面左下一个模糊不清的落款上,凤姐与贾琏见父亲的怒气已是荡然无存,也凑了上来.
“大伯请看,这里的数个字的转折是否有小侄说那种感觉.”
贾赦赏玩良久,微微颔首,目睹其余留字,已是神游天外,抚髯微笑,宝玉笑道:
“魏征的留字居于第三位,就算一二位的题跋年代久远.无从辨认,也可以断定此扇至少当属初唐之物.”
此时宝玉见贾赦脸色顿和,面带笑容,知道风波已息,微笑告辞.贾赦也未多留,却在宝玉之前所指之处心痛的抚来摸去,显然还嫌他指点的时候力道用得过大了些.
宝玉转过身没走几步路,就听见后面下人一连声的传话出来:
“老爷得了把好扇子,快些备车,急着要赶王大人家中去.”
宝玉闻言微微一笑,心想这位大伯只怕因为没有把拿得出手的好扇子,不知在王大人那里受了多少闲气,今日得了好货,自要去扬眉吐气一番.
这时候后面却有人叫,却是贾琏携了凤姐赶了出来,自是没口子的称谢.宝玉连连谦逊,贾琏却笑道:
“二弟真是好手段,连石呆子藏起来的这把好扇子也能找到.其实方才雨村才遣人来说,石呆子藏的另外几把扇子都找到了.正往这里送过来.”
宝玉闻言心中顿时一凛!表面上却是不经意的询道:
“大哥说…这扇子本来就是石呆子的?”
贾琏免了严父的斥骂,正如释重负,忙向宝玉道:
“是啊,我那日在石呆子家,便看过这柄扇子.跟去的师爷也说,这扇子乃是隋唐之物,上面还有魏忠贤的题跋.”
宝玉面色忽转苍白,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顺手扶在了旁边的红漆木栏杆上,旁边人颇觉诧异,忙上前询问,宝玉连忙摆手,勉强笑道:
“无妨,我一时间有些头晕,回去躺躺就好了.”
说着便缓缓的行了开去,却没有人发现,他的拳头已经捏紧!捏得是那么的用力,以至于连指关节也发了白.而方才木栏杆所握之处,已经出现了一丝裂纹——
要怎样的焦灼懊恼,才能生生将这栏杆捏裂?
一脱离出风姐夫妇惊诧的视线,宝玉沉着脸加快了脚步,同时回转身来对茗烟厉声道:
“马上去唤人备车,我要马上赶去两江总督府,你随后去庄子上叫贾诩与吴用也马上来!”
在摇晃的车厢中,怪癖的石呆子,贪婪的贾赦,逢迎的贾雨村,疾弛过长街的陌生人,神秘失踪后又出现的名贵古扇,微服驾临金陵的怡亲王允祥,这种种碎裂的片段与蛛丝马迹渐渐在宝玉的脑海里联系在一起,便勾勒出两个清晰的大字:——
阴谋!
而且这阴谋就好似一张无形而稠密的大网一般,已经将他与贾府团团笼住,持网人现在要做的只剩下一件事:——
收网!( )
第四十一章 缘由
“很明显,石呆子乃是某个潜伏在暗中的敌人设下的饵!”
宝玉面色凝重的对书房中的诸人道.
这间富丽堂皇的书房中,陈阁老,孟老,贾诩,吴用,典韦赫然在席.
贾诩微微颔首,谨慎道:
“那些用来引诱贾赦的扇子,只怕就是从各处古玩书画店强行租接来的道具!他们故意将拥有十数把名贵扇子的消息流传出去,再经过你表兄贾琏与师爷的亲眼验证,贾赦想不信也不难.”
“然后一打听,哦,原来这石呆子既无权又无势,却偏偏拥有这十余把名贵的扇子,这就好比一个毫无还手之力的小孩子却拥有一大笔财富行走在强盗出没的道路上一般.”
宝玉淡淡的补充道.
旁人听他将自己的伯父比喻成强盗,连素来不苟言笑的孟老也不禁莞尔.也将书房中的紧张气息略微冲淡.
“于是贾琏表兄巧取不成,就来了贾雨村的豪夺——事实上,这也是豪门大户的一贯作风.这种事放在平日里自然顺理成章,以贾家的威势声望,自然能够一手遮天!”
“可惜偏偏这个时候京师八大胡同和我们金陵秦淮的烟花业一年一度的竞争花魁大会在此召开,引来了一名连贾家也开罪不起的人物!”
宝玉说到此处之时,陈阁老终于动容,他知道自己这个义子绝非危言耸听之人,他既然说贾家开罪不起,那么金陵必然已来了一名名动天下的大人物.而到此之前,自己还蒙在鼓里!
其实此也乃是情理中事,识破允祥身份的不过宝玉,陈艋而已,前者这几日流连于群芳之中,乃是没有空闲前来禀告,后者则惟恐陈阁老知道自己去了那种声色场合,又怎敢开口?
到了这个时候,陈阁老不愧为在宦海中浮沉了几十年的两朝元老,反而越发颐然平静,他端起茶杯轻呷了一口,比起两根指头从容道:
“玉儿且不忙说来,待老夫猜上一猜.”
略一沉吟后断然道:
“不是隆科多,便是怡亲王允祥!”
宝玉心中暗自膺服,微微点头道:
“义父猜得半点没错,正是怡亲王允祥.”
陈阁老皱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