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荣也是自夏依依出生后,才与柳明慢慢熟络起来。
他趁着短暂的课间(一刻钟)休息时间,向柳明打探起扩建村学一事:
“柳同学,我记得你上次说过会在村头选址另建学堂,你是打算何时动工呢?”
“荣同学,你今日不提,我差点要忘了此事;其实何时都成,你现在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事来了?”
上次他说的时候,对方还兴致不高,也婉拒帮他挖墙角一事。
“是这样的,你也知道我四叔在……”
柳明:“夫子还需再聘五六位,名额是有的,我先给你家留上三位;到时要建便建宽一些,至于学生生源,就麻烦村里的大娘们,回娘家的时候帮忙转告一下,如果介绍一名学子成功入学,学院会奖励十文钱!”
“恐怕能来报名的也不会太多!”夏荣担忧地说道。
“束脩嘛,简单!前期可用青砖、瓦片、地基石、木材,或是用帮工的工钱抵扣;等入学后,厨房用的柴火、三餐用的粮食、肉菜蛋油什么的都可以继续抵扣!”
各个村里的‘奇能异士’也不少,还可以帮他们处理一些滞销货,解决一些乡亲们农闲问题。
反正这些东西都要花钱,还不如向学生家里买,这样还省去了不少中间差价。
如果顺利,他也就出个买地钱和夫子工钱,回本也快一些。
夏荣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听这个方法很有可行性,看来四叔下一年能回村来了。
之后还提到了书本问题!
午饭的时候,夏荣便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大家听了都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