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开门红
这时候,天色已经大亮,白昼来临了。
在这片广袤的无边无际的丛林里,
那些夜间活动的动物,开始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悄悄的躲藏起来。
而那些白天活动的动物纷纷开始登上了舞台。
整个丛林就像是一瞬间活了过来,各种喧哗与骚动,扑面而来。
“吱吱!”
“啾啾!”
“布谷,布谷!”
“嗷呜!”
“吼!”
……
一阵微风吹过,一棵高大的乔木上,一片片绿色的树叶发出了哗啦啦的响声。
在一片绿色的大树叶下面,一只浑身墨绿色的大刀螳螂,优雅的扇动着翅膀,伴随着风声,凭借着一股风力,悄然起飞。
乍一看,还以为只是一片绿色的落叶。
这只大刀螳螂的扇动着翅膀,滑翔了大约5米的距离。
对于螳螂来说,这一段飞行距离,已经不短了。
毕竟,螳螂可不是什么飞行健将。
胡小文足足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把自己的身体,堪堪落到了旁边的月桂树上。
他选中的第一个猎物,就在这棵月桂树上。
在不远处,一处枝桠的下方,一只黑黝黝的蝉,正在迎风高歌。
“知了,知了!”
这是一个怒放的生命!
它的声音实在太响亮,胡小文想不注意到它都难。
隔着老远,就听见它的叫声了。
螳螂捕蝉,没毛病,就你了。
胡小文现在正处于这只蝉的下方。
只是,这抬头一看,胡小文有点傻眼。
原来,那不是一只蝉,而是一对。
两只蝉上下交叠在一起,也不知道在搞什么。
连树枝都跟着一起晃动。
怪不得叫的这么欢,原来有情况。
大庭广众之下,简直污人眼球,必须刀了它!
此时,胡小文和它们的直线距离不足两米。
但是,实际距离却是要翻一倍都不止。
剩下的路,胡小文打算一步一步走过去。
毕竟,螳螂真的不善于飞行。
潜伏,猎杀,才是螳螂的拿手好戏。
捕猎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
胡小文从来不缺少耐心,而,螳螂更是一个充满耐心的猎手。
接下来的路,大概是个横放的U字型。
胡小文迈动着自己的四只爬行足,沿着树枝,开始了爬行。
它一边爬行,一边注视着上面的那两只蝉。
还会时不时的停下来,两根触角来回摆动,三角形的脑袋180°旋转不休。
这是在侦测周围的环境,查看四周是否安全。
然后,确认安全后,再接着爬行。
安全第一。
不论何时,胡小文都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在缩短。
胡小文已经来到了上方的那根树枝上。
现在,它和猎物们已经处于同一水平面。
剩下的路,胡小文走的格外小心。
每一步,都轻拿轻放,不发出一点声响。
每一步,都走在猎物的视线之外,不显露一点身形。
近了,更近了。
“知了,知了!”
知了知了的叫声,简直震耳欲聋。
胡小文现在和猎物的距离只剩下了最后的30厘米。
这样的距离,还不适合发起攻击。
其实,螳螂最常见的狩猎方式是守株待兔。
平时,螳螂会通过拟态,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等待猎物经过时,突然发难,一击必杀。
但是,胡小文不是一般的螳螂。
它决定主动出击,因为他需要一次捕猎作为试验。
胡小文小心翼翼的走着每一步,他离目标越来越近。
蝉的叫声也越来越嘹亮。
越来越高昂。
凭着声音判断,现在胡小文和上面那只蝉的距离已经来到了十厘米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