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坤去哪儿了,赶紧叫他出来还钱!”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们娘几个别在这里装可怜!”
……
李和被耳畔的嘈杂声吵醒,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紧接着就愣住了。
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茶杯,破旧的大牡丹花保温水瓶,墙上还挂着一个泛着黄边的挂历。
挂历上清清楚楚的印着几个大字:1979。
怎么回事?他不就是请兄弟们喝个酒喝多了吗?怎么还睡回到四十多年前了?
李和慢慢的从土炕上起来,这熟悉的破旧屋子,纸糊着都漏风的窗户,的的确确是他以前的家。
又穷又破的家。
耳边的嘈杂声越来越大,李和一边往外走,一边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
他重生了……
重生到他18岁,刚结束高考的这一年夏天。
院子里站满了人,都是李和曾经熟悉的面孔,此刻却围在院门口,一个个神情激愤。
黄土砌的门口处,一个中年妇女正低声哭泣,眼眶通红,双手却始终护着身后几个仓惶的孩子。
“娘!”
看着门口无助哭泣的妇女,李和忽然鼻子一酸,哽咽着叫了一声。
他没想到,这辈子,居然还能再次见到母亲王玉兰!
王玉兰没有听见李和的这一声“娘”,面对着门口这一群讨债的人,咬了咬牙,屈腿跪了下去。
“大家伙,实在是对不住了,家里是真的没钱了……”
李和看着这一幕,眼眶彻底红了。
这个年代,吃大锅饭,只能通过在生产队劳作获得工分,一个工分两毛钱。
但其实,这样的背景之下,只要父母都是勤快人,一家人是绝对不会挨饿的。
偏偏李和的父亲李兆坤,是个远近闻名的二流子。
小偷小摸倒是没有,只是人比较懒,成天想着投机倒把,走捷径发大财,嘴里总是挂着“劳动模范,累死算完”,不愿意下地挣工分。
这样只顾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在生产队的时代自然落不了好名声。
母亲王玉兰,性格说好点是温柔,难听了就是个受气包。
李兆坤胡来,她不敢管,也不去拦,就一个人累死累活的养孩子,靠着借钱,供李和读完了高中。
上一世的这个时候,李兆坤卷走了母亲王玉兰为了还债攒了大半年的工钱,不知道盲流到哪儿去了,留下王玉兰带着几个孩子。
第二天,讨债的人就来了,为了不到三十块钱的债,逼的王玉兰几度下跪。
对于自己这不靠谱的爹,李和懒得管,也懒得去找。
他要是钱花完了,自己就回来了。
唯独母亲王玉兰,他是真的亏欠了她一辈子。
上辈子他挺没用的,不管不顾家里情况,只知道读书,并没有尽到什么家庭责任。
甚至母亲被逼的下跪时,李和碍于脸面,装睡蒙混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