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两家之间走动得频繁一些,是再正常不过了。
至于胡惟庸之事,李存义有没有参与?
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李善长,自然不可能蠢到在这个时候挑明。
他只能道:“陛下,胡惟庸此人,罪恶多端,擅权贪恶,实乃罪有应得!”
“为免后世之人再效此恶徒,丞相和中书省,理应废除!”
李善长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几乎就差跪在地上,给朱元璋表忠心了。
而朱元璋对于李善长的举动,似乎很是满意,他笑着点了点头:“还是李卿甚得咱心啊。”
“这丞相之位,是断不能立了。”
李善长就在朱元璋话音刚落的一瞬间,便直接带头上谏:“陛下倡得内阁一事,乃万古不易之壮举!必开益政先河!垂于青史之上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脸上笑容更甚:“李卿所言,甚得咱心啊。”
“如此忠心耿耿,你李家为咱大明立下汗马功劳,如何会同胡惟庸那般恶贼奸佞同流合污呢!?”
“咱就说,那等流言,怎能是真?”
李善长顾不得抹着额头的汗水,连忙是跟着附和:“陛下明鉴!”
就连李善长都缴械投降了。
就更别说,他身后那一大批的虾兵蟹将了。
当下。
内阁一事,很快便是通过了。
接下来。
朱元璋又按照李尘当日在诏狱中所说的那样,对入内阁之人,做了严格的规定。
什么内阁三年一届,什么不能连任之类的。
还同时,再招了另外人入内阁为次辅。
其中两人,都是和李善长一样的老臣。
但是另外两人,却不过是方才通过科举入朝为官不过两三年的新人。
这一奇怪的举动,让众人的心中都不由得是犯起了嘀咕。
当然了,他们也只是敢在心里嘀咕两下。
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没有人胆子大到,去触朱元璋的霉头。
毕竟,宋濂就已经是前车之鉴了。
不过这边。
自然还有一事,让众人好奇。
毕竟如今,内阁一共六人。
五位次辅,都已经是齐了。
却唯独首辅之位,还独缺一人。
这下。
就让朝中众臣,对于这首辅的人选,是更加的好奇起来。
毕竟,就连李善长如此威望,都不过位居此辅。
那这首辅的人选,又该花落谁家?
众人没有敢问朱元璋,只不过,目光一直是在徐达和汤和的两人身上转悠着。
在他们看来。
能力压李善长夺得首辅之位。
除了这两位之外。
放眼整个大明朝,就再也找不到第二人了。
不过。
就在他们满心期待着朱元璋宣布首辅人选的时候。
朱元璋却就这么,直接的跳过了。
直到最后,也并没有宣布何人可为首辅。
顿时,朝中一干众臣,面面相觑,脸上却都是疑惑。
很明显。
朱元璋的举动已经是说明了,这首辅之位,不会是徐达和汤和之中的任何一人。
否则,朱元璋又怎么会迟迟没有宣布。
只不过。
这内阁首辅,不是徐达和汤和,又到底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