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义听了李善长的话,却是一皱眉,又是直接道:“可是兄长,这有何怕的?”
“如今朝堂百官,俱在紫禁城外;这俗话说得好,罚不责众。”
“便以陛下雷霆之怒,莫非还敢把咱们这朝堂百官都是杀尽了?”
李存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很明显。
还在第一层的他,仗着法不责众这个道理,可谓是有恃无恐。
事实上。
不仅仅是李存义。
如今,在那紫禁城外,大多数的大臣们,也都是抱着这种想法。
在他们看来。
朱元璋这个洪武皇帝,杀人那自然是不眨眼。
但是。
一人可杀,十人可杀,百人可杀。
莫非,还敢将这朝堂上下,都屠个干净么?
如此一来。
不消其他人出手,整个大明恐怕是瞬间崩塌。
谁知。
这边的李善长听了李存义的话,却只是一声冷笑:“你以为,就单单只你们看出了这一点?陛下会不知道?”
顿了顿。
李善长不假思索,便是直接道:“那我且问你,如今朝堂之上,国公以上爵位者,有几人出现在那紫禁城之外呢?”
随着李善长此话一说。
李存义整个人都不由得为之一愣。
仔细一想,便已经是冷汗淋漓。
因为他赫然发现,好像真就如同李善长所说的这样。
大明的几个国公,没有一人参与到此事之中。
明明,身为国公的他们,在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个政策下,肯定是损害最大的。
毕竟,他们爵位高,麾下的田地,自然也是最多的。
但是,李善长也好,徐大、汤和这些人也罢。
这些个国公,在这些天以来,却一直是稳坐钓鱼台。
不发一言,不进一词。
仿佛是根本不知道一样。
不仅是它们,朝堂上三品以上的大员,也都很少参与到此事之中。
仿佛和他们这些人,都不在同一个频道上一样。
“兄长……”
这下,李存义终于是有些害怕了,他颤声道:“以兄长之意,莫非……”
这边,李善长叹息一声,是缓缓点头:“你们独独知道,法不责众……”
“却根本不了解,咱们这个朱皇帝啊!”
“咱这上位,雄才伟略却又专横霸道!”
“他想要做的事情,就没有做不到的啊!”
“你们这么做,除了让上位嫉恨之外……并无任何好处!你且想想,之前阻拦陛下的那些人,都到哪里去了?就连宋濂这位老先生,现在也尚在诏狱之中呢,何何况是你们?”
李存义额头带汗:“那以兄长之言,陛下他,将会如何?”
李善长眯着眼睛,是一字一句道:“以你方才之言,正所谓法不责众,所以我断定,陛下自然是不会动你们的。”
“但是,我敢肯定,陛下一定是有办法实施此事!”
“而且,我们现在应该注意的,并不是陛下,而是另有其人!”
随着李善长的这一句。
李存义皱了皱眉头,很是好奇道:“兄长所说之乃是何人啊?”
李善长转头,将目光直接是望向了诏狱所在的方向,是一字一句道:“一位困于诏狱中的人。”
“也是此事还有此前内阁、废除丞相之事的幕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