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也就成了必然。
运气好一点,权利平稳过度,藩王一家得以保存。
要是运气差一点……
那就是兵戎相见,同室操戈。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死。
然而。
他们还没有说些什么,李尘的下一句话,便已经是让他们冷汗直冒:“你们觉得,秦王也好,晋王也罢,还是燕王这些人。”
“他们,想当皇帝吗?”
瞬间。
整个牢房之中。
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人,都是瞪大了眼睛,骇然的望着李尘。
特别是朱棣三兄弟,差点是没有一个趔趄,直接坐到地上。
“先生!慎言!”
“先生,你好大的胆子啊!”
“如何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哥仨是真的怕了。
不用想他们也知道,如今他们的牢房周围,是有多少双的眼睛在盯着。
这样的话,真的是能说的吗?
然而。
这边的李尘,依旧是不管不顾,直截了当的询问道:“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如今的大明太子,贤能仁善,位置稳如泰山。自然,这些藩王们,没有想法,也自觉没有那个可能。”
“但万一,太子出了什么好歹,太子之位空了出来呢?你们说说,那些藩王们,会有想法吗!?”
一句话。
这边的朱棣一个箭步就已经上前,死死的拉住了李尘的胳膊,那声音已经是颤抖了起来:“先生……”
“我求求你了,可不要再说了!”
此刻。
朱棣只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痒,就像是要离开自己的脖子了一样。
而其余的,不管是朱樉还是朱棡,抑或者是宋濂这些人,也是一个个的被吓得面如土色。
至于在隔壁。
朱元璋脸色却是不大好看:“他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些什么!?”
“他这是在咒我大明吗!?”
如果是在以前。
朱元璋恐怕已经下令,直接将发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的李尘,直接拿下了。
而这边的朱标,神色虽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但勉强还能维持着表面的镇定:“父皇,或许先生只是举个例子,不必多想……”
“事关我大明江山社稷,这例子是能顺便乱举的吗!?”
……
而在李尘。
他自然是知道,大明后面所发生的那些事情。
朱标薨逝,而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也在此之前,早早的就夭折了。
让原本过度平滑的大明皇位,横生波折。
落到了朱允炆身上的时候,便有了靖难之役。
当然,这样的话,他不能明说。
所以,他只是细细的解释道:“当然,你可以把我的话,当成是一个假设。”
“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拥有无限的可能。”
“我只是说,假如有这么一个情况,我说的话,会成真吗……”
这边。
朱棣几人可谓是哭笑不得。
但其实,心里已经是开始活络了起来。
他们自问,若当真是如李尘所说的那样。
他们……
会起了那个心思吗?
片刻之后。
他们都是陷入了沉默。
因为当他们开始思考的时候,答案就已经注定了。
“或许,你们自己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而我想,洪武皇帝自己恐怕也都知道。”
“所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将这个威胁直接解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