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F市还沐浴在一片薄雾之中,一辆银色小轿车从一座蓝色琉璃瓦顶的别墅驶出,汇入主干道的车流,向市外方向驶去。
一个多小时后,银色小轿车从国道下来,拐入一条七字形的乡村小道,道路的尽头,是一处的偏远小乡村——丹秋村。
生活多年的村子近在咫尺,柯济武把车速调慢,看着眼前熟识的一切,柯济武心中涌出一阵感慨。
多年不见,村道有了不少改变。原本村道两旁都是种满庄稼的田地。小时候,他每天背着书包,从村道走路去一公里外的小学上学,村道两旁的农田,不断哺育出一茬又一茬的农作物,风雨不改地陪伴他度过了那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舒展着肥厚大叶的大芥菜,搭着竹架努力向上攀爬的番茄苗,开着黄花招蜂引碟的菜心,沉甸甸挂在藤上的青瓜,如一条条长蛇般垂吊在藤上的豆角……这些充满瓜果香气的田园风光,成了他上学路上独特的风景,也成了他儿时的美丽记忆。
现在,为了发展村中的经济,挨着村道两旁的田地被尽数填平,建了个小型的集市,用作菜市场和餐饮之用。再远一些,约一半的农田被承包出去,改造成花卉种植场,余下的田地,大部分是村民的自留地,种植着当季的各种蔬菜,仅有一小部分田地种着稻谷。
此时田地中已有勤劳的村民在劳作,或是浇水、或是除草、或是翻土。虽然今天是阴天,太阳并没有出来释放热量,但田中劳作的村民们已经热出了一身汗,不少男人把身上汗湿的衣服脱下,随意擦去身上的汗,然后把衣服往田头的草地一扔,光着膀子又继续手中的活计。劳动才有收获,村中人大多没有其它的收入途径,唯有努力从土地里获得更多收益。
村子因为离城镇远,经济一直没有大的改善。有点本事的人,都想往村外跑,在外面谋求发展。他也是外跑的人之一,但作为在村子里土生土长的男丁,他对村子的归属感还是很强烈的。都说故土难离,人离开了,心却还在。这一次回来租山头,他是志在必得,一是为了女儿的事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村子的生活水平能越来越好。
柯济武的车子驶入了村子的主干道,凭着往日的记忆,向村长家驶去。
村民的住房基本上都集中建在一个比较平缓的坡地上,这样就不怕下大雨时会水浸街。
坡地半腰的一栋带天井的三层红砖小洋楼外,一个头发斑白的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正精神抖擞地站在家门口,对着迎面走来的蓝衣男子中气十足地喊道:“裕民,资料带齐了吗?”
“带齐了,全都放在文件包里了,村长你就放心吧!”蓝衣男子同样是中年人,叫陈裕民,比村长陈卫华年轻几岁,是一名村委,平时负责村中事务的档案管理,也是村长的得力助手。他扬了扬手中厚厚的文件包,信心十足地回答。昨晚村长就给他打过电话,让他今天一大早回村办公室把要用的资料全部带来,今天要谈宗大生意。
“那就好,来,进屋里坐会,估计很快就会来人了。”陈卫华招呼着陈裕民进屋,正要转身,忽然眼尖地看到村道中出现的银色车辆,顿时开心得露出了满口的黄色烟熏牙。
“嘿,说曹操,曹操到。人到了,不用进去了,就在这等着。”陈卫华拉住要进屋的陈裕民,又向屋里喊道:“刘秀珠,马上泡壶茶来!”
“知道了!”屋里传来一道不耐烦的中年女声。
没过多久,银色轿车已经驶到村长家门前。柯济武停好车,拿起公文包,从车上走了下来。
“村长!好久不见!身体还是这么硬朗啊!”柯济武走向陈卫华,热情地握手问好。
“哎呀,我们的柯大老板!终于舍得回村看看我们这些老骨头啦!哈哈哈!”陈卫华也回以热情的大手,大力拍了拍柯济武的肩膀,豪迈地笑道。
“济武,原来是你来了呀,太好了!好久不见!”陈裕民也高兴地上前跟柯济武握手叙旧。陈裕民与柯济武同一年出生,当初也是同一届读书的,老同学了!
三人在门口互相客气了一番之后,一起进了陈卫华家商谈正事。
“柯老板,你电话里说想租个山头种果树,我查过了记录,村里现在有空置的山头两座,一座面积比较大,有300多亩;一座比较小,约120多亩。都在大望岗那边,先前有外村人承租过,种橙子。不过,不知道是种植技术不过关,还是其它原因,收成不是很好,亏了本,租了两年后,就没有续租了。另外有一座小山头,面积约150多亩,承租合约快到期了,唔,就是村左边的向阳岗。那里的土质比较肥沃,种出来的庄稼收成也不错的。这山头的承租合约下个月就到期了,若你有意租,也是可以商量的。”虽然柯济武也曾是村里人,还比村长陈卫华小了几岁,但因为现在柯济武想来村里租山头,陈卫华精明地托了一下柯济武的大脚,尊称其老板。陈卫华笑呵呵地把村中山头的情况罗列出来,边说边用笔在一张草稿纸上把山头的大概位置画了出来。
“现在村里租山头是怎样的一个章程?”柯济武垂眸,心里考量一番后问道。
“你本也是村里人,可以说是自家人,我也不会骗你。租山头手续也简单,确定要租哪个山头,定好价格和承租年限,签个合同就好了,其它手续我们会帮忙搞定。不瞒你说,外村人来租山头,那价格肯定得按高的来。你租的话,就按本村民的优惠价来定,比外村人的价格要低一些。只是不知你意属哪个山头,不同地不同价。”陈卫华老油条地打着太极,也没有直接把价格说出来。当了多年的村长,陈卫华也很懂得商谈之术。
“我们先去看看这些山头,再作决定吧。”柯济武见陈卫华不肯痛快地把价格说出来,便决定先实地查看情况。
“没问题。”陈卫华爽快地答应,三人一起出了屋子,坐上了柯济武的车。
他们先去离村子较远的大望岗。这个大望岗离村子约有五公里,以前,柯济武家的田地就有一块在大望岗,柯济武对这大望岗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想当年村道全是压实的泥路,大雨一下路面就会变得坑坑洼洼,从村子骑自行车到大望岗那边的田地,需要在山冈泥路中蜿蜒前进,一会上坡,一会下坡的,没有大半个小时不能到达。每次去那块田地劳作,柯济武都感觉自己的双脚累得发抖,那是蹬脚踏累的。大望岗成了柯济武最不愿意去的地方。
幸好现在村村都通了水泥路,原来的小而窄的泥路,现在都建成了两车道的水泥路,有些原本坡度很大的斜坡,现在都被挖成低坡度的斜坡。路上不时可以见到村民开着摩托车或电动车去田地,可以说轻松了不少。
十分钟后,他们的小车到达了大望岗。
大望岗所在的地界约有五座大小不一的小山头,有立锥形的,有梯形的,沿路两边错落分散,山脚下开垦的农田也是属于丹秋村的。因为离村子远,所以村民们大多种植一些相对易活好种,不用怎么打理的庄稼,比如木薯、花生、土豆、黄豆、洋姜等。
大部分的山头上都稀疏地长着笔直的桉树和灌木杂草,只有两座相邻的的山头整齐地种着些果树。不过那些果树矮小,枝叶稀稀落落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是这两座山吗?”柯济武指着那种着果树的一大一小的两座山,问道。
“是的,就是这两座。那些果树,上一个承租人懒得砍,就留在这里。其它山头已经租出去了,刚办好手续,估计很快那些老板就会开始着手建设了。”陈卫华点头解释,又指着路边的高架水渠道,“这水渠是村出资建的,从村外那条小河引的水。因为这些山头不高,山中没有泉水。平时农田用水或山头用水,都从水渠里接水用。山脚下都挖有坑道,下雨时的雨水能留住一部分。但若坑中的水干了,就要用水渠里的水。你若是租这里的山头,就需要从水渠接水,按水表用量收费。一元一方水。”
柯济武一边听,一边点头,随后又拿出手机,把这两座山头的远景近景都拍摄下来。
“我要上山看看,你们是一起来,还是在这里等我?”柯济武看向陈卫华和陈裕民。
“一起吧。”陈卫华说道,眼尾视线向陈裕民瞟去,示意他跟上,自己则抬脚先向最近的果树山头走去。
山脚下绕着山种了一圈约两米宽一人高的带刺灌木墙,估计是用来挡着外人,不让人随意进入果林的。三人从灌木墙缺口进入了山头。
“这是什么品种?”柯济武摘了片果树叶,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味道挺香的。
“听说是脐橙。”陈卫华回答道。
“哟,品种不错哦!”柯济武惊讶道。
“是啊,可惜没种好。不过,要是他们种好了,你也没机会来租山头了。呵呵!”陈裕民也接过话题道。
“呵呵,那也是。”柯济武笑着丢了手中的树叶,拍拍手中的尘土,“走吧,到那边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