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还连累朕贻笑大方,为后人耻笑。”
“百官误我啊!”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道光皇帝直接下令沿海各省要小心这些卖烟土的坏蛋。”
“不过在道光皇帝也展示了强大的自信,他说英夷作乱,不难即时扑灭。”
“也就是说,到了此刻道光皇帝也不知道现在他面对的是整个代英帝国。”
“而当他发现这帮英夷的目的不仅仅是卖烟土的时候,英军的战舰已经一路开到了津门。”
“也直到这个时候道光皇帝也才想起来那个被多次拒收的国书!”
“于是他赶紧下令赶紧将那封信送过来。”
“当然信肯定是送过来了,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点也没有传达到。”
“代英的信中,巴麦尊先是批判了林的虎门销烟,然后提出了好几条无理的要求,”
“什么割地赔款,开放市场应有尽有。”
“就是一个简化版的不平等条约,信的最后,巴麦尊威胁道:如果大清的皇帝不满足他的要求那么就是开战的结果。”
“结果当道光拿到信的时候,信中威胁的意味被翻译官巧妙的隐去了。”
“信中要求大清皇帝认错赔偿的要求被翻译成了,求大皇帝昭雪沉冤。”
“把不平等的要求改‘乞请’”
“这下子道光皇帝一下就明白了,感情这群英夷千里迢迢,带着军队来京城告御状来了!”
天幕下的众人一下子陷入了诡异的沉默,心中只觉得有千万头神兽奔过!
“这事情怎么能如此的离谱荒诞?”
突然有人小声的说道:“这道光皇帝还真可怜,被骗的像个傻子。”
大清位面
道光皇帝脸红的快要滴出血来了,千百种思绪在他的脑中盘旋,
最后,哇~的一声吐出血来。
恨声道:“若早有天幕,朕何至于此,代清何至于此!”
“若朕早知道英夷的狼子野心,也不至于毫无准备”
“就连一个小小的通译都在泯灭我代清的生机。”
“朕好恨!”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天幕似是突然受到了启发,对着朱标说道:
“如今咱们忙着开海禁,和那些番邦人打交道,这通译之事须得小心。”
“莫要学那代清一样,尽养些应声虫,瞎耽误事情。”
“朱标点头道:英语好呀,英语得学!”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道光见到书信,腰杆子挺得更直了,在他看来,这不就是两个小孩子打架找自己来评理来了么。”
“这个简单,于是他撤换了林则徐,安排了琦善去好好的安抚代英人。”
“并告诉他们,关于林则徐犯下的错误,自己会仔细查明,然后重治其罪,给大伙一个交代。”
“至于代英提出的无理要求,道光压根就没想着答应。”
“区区商人,还想和我代清帝国谈条件?”
“英军还没等到道光皇帝的回话,就发生了意外的状况。”
“因为水土不服,英军发生了严重的疫病,加上马上就要到了9月,英军害怕拖到冬季行船补给不利于是便自行南下了。”
“可这一切到了道光皇帝眼里就是,自己像哄小孩一样,只几句话就让英军乖乖南下,正可谓是只言片语,可抵十万雄师!”
“结果南下英军见到了同样南下的钦差大臣琦善。”
“英军的坚船利炮直接吓破了琦善的胆子,”
“要和英军打?肯定是打不过,可要是安抚,那是要出血的!”
“可问题就在于英军的态度强硬,道光皇帝的态度也恨强硬,毕竟在他看来能被自己嘴炮走的英军也不是什么硬茬子。”
“结果就是夹在中间的琦善两头骗一边答应英军说会同意他们的条件,”
“回头又骗道光皇帝,说自己据理力争,需要时间。”
“道光皇帝见琦善是怯战蜥蜴,于是直接除了他的钦差之职,向英军开战。”
“这一战也终究开启了华夏的百年屈辱史!”
——道光皇帝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信息茧房里了,每个人给他的都是错误的信息。
——那个时候整个大清也拼不出来一个明白人,苛求不了。
——代清的操作真的让人不忍直视,要不是历史必考,真的不忍心多看那一段历史。
天幕中划过新的视频《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