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网 > 历史小说 > 我搞潜伏的那些年 > 第101章 上了一课

第101章 上了一课

不想错过《我搞潜伏的那些年》更新?安装我的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他就说这块砖是东汉时期的青石砖,十分地珍贵……”

不想不等许宝把话说完,那徐文强便哈哈大笑起来,“你啊你,跟你说了多少次,没事的时候多读点书,你就是不听,怎么样,这下吃亏了吧?”

“这……老师,学生该不会是打眼了吧?”听了徐文强的话,许宝顿时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可即便如此却还是一脸愤恨地说道,“那该死的混账王八蛋,竟然骗到老子头上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诶!阿宝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文玩古董啊,拼的就是一个眼力,稍有不慎就会被人钻了空子,就拿这块石砖来说吧!即便果真如那个老乡所说,是东汉时期遗留下来的,也不值几个钱,不过嘛……”

说到这,那徐文强却又猛地话锋一转,用手指了指上面的图画继续说道:“看到这些图案了吗?这才是这件宝贝真正值钱的地方!”

“啊?”这下许宝还真有些听糊涂了,连忙追问道,“学生愚钝,还望老师不吝赐教。”

“呵呵,既然你如此诚心发问,那为师就指点你一二,听好了!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块砖,大抵应该就是传闻中的那块‘制盐画像砖’了。”

“‘制盐画像砖’?”

“不错!据说在东汉时期,盐的种类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海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则大多食用池盐。而在巴蜀地区,则是盛行井盐。食盐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煮,二是晒。前者是把海水或者是盐池、盐井中的咸水,经过高温煎煮而成盐,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生产方法。后者是依靠日光将咸水蒸晒成盐,并且这种晒制的盐不需要再经过煎煮了。巴蜀地区的井盐生产则不同,先要凿井取卤,再设灶煎制。因为这种盐井很深,所以为了提高取卤的效率,必须使用机械提卤的方法。这种方式在四川境内非常流行,其过程就如这块‘制盐画像砖’所展示的那样。”

难得认真一次,徐文强讲得格外地卖力,一旁的许宝也记得格外仔细,甚至还专门掏出了老董留给自己的那本小册子,记起了笔记。

“在盐井上树立高架,架上安置滑轮,用以转动系在绳上的吊桶。架分两层,每层分立两人,用轱辘提取卤水,再将井内提出的盐卤引到煮盐的灶上,先注入长方形的盐缸内,再注入盐锅。所用的煮盐灶上盐锅五口,灶前还要有人摇扇以助火力。盐熬煮加工完毕后,再由专门的人往外运输。也就是说,早在大约两千多年以前,我们巴蜀地区就已经掌握了制盐的方法了,而这块石砖,就是铁证!而这,才是这块砖真正的价值所在!”

听到这,许宝只觉得脑海里轰地一声,紧接着便感受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说不出的清明与畅快,或许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醍醐灌顶感觉吧!

想到这,许宝便有些情不自禁地感慨了起来,“真没想到,小小的一块石砖之中,竟然暗藏着如此门道,难怪老师您常说:像古玩字画这类珍贵的文物,理应由合适的人来收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孕期被害,战太太带娃回归杀疯了 顶级坏蛋 那个渣男居然变成绝世好男人了 我在美漫做惊奇蜘蛛侠 先婚后爱:和老板的闪婚日常 临时老公,玩神秘 夫人流产离婚后,疯批总裁他慌了 前世被虐惨死后她在京城杀疯了 炙骨撩思 桑语洲情 售楼小姐异能觉醒,末世我说了算 四合院:坑死易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