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也把人送回来了,但大娃没开门,孩子们也被安抚住了,甭管他们娘怎么在外面哭喊,也没出声,这一次我看大娃怕是要来真的。”</p>
唐三婶坐在封映月对面,一边啃着元蛋给她的烧红薯,一边轻声道。</p>
作者有话说:</p>
</p>
</p>
第六十一章 </p>
大堂嫂过来串门, 也正好听见这事儿,她的手放在肚子上轻轻抚着,闻言眉头微皱。</p>
“要说她这个人啊, 就是嘴厉害, 这么多年为你们舅舅家生了那么多孩子,地里的活儿也没少干……”</p>
唐母话还没说完, 就被唐文慧打住了。</p>
“娘,您这话是没错,我也知道她有苦劳,可这也不是她骂舅舅舅娘, 推姨娘的理由啊!”</p>
唐文慧对大表嫂是非常不满的。</p>
就说舅舅、舅娘他们,对这个儿媳妇是真没话说, 结果这么对待后换来的是什么?</p>
唐三婶喝了一口温水后,安抚着唐文慧。</p>
“你娘和我啊, 都是过来人, 也知道这女人的日子, 过得都不容易,现在六个孩子呢,你说要是离了, 大娃,也就是你表哥,他还能找到一个愿意过日子的人吗?”</p>
“你舅舅、舅娘, 也是这么想的, 这个家是要整顿一下,可到底是不能散。”</p>
像唐文生离婚这种, 在这个年代是很少的。</p>
“那她要是改不了, 那个家有意思吗?”</p>
唐文慧抱住封映月的胳膊嘀咕道。</p>
“她能这么横, 一是你舅舅、舅娘他们多年的纵容,二是钱在她手里管着,想让她改还不容易?把钱收了就是了。”</p>
唐三婶说。</p>
封映月捏了捏唐文慧的手,静静听他们说可能会发生的结果。</p>
男人们都在听,即便觉得大表嫂这事儿做得不对,可真要说让他们离婚的话,他们也说不出来。</p>
到底是一个家,还有那么多孩子呢。</p>
唐母和唐父还去卫生站看了三姨娘,三姨娘见到他们就忙问道:“你们那天坐了一会儿就走了?”</p>
唐母点头,在三姨娘身旁坐下,看了看她的腿,“咋这么严重?”</p>
“也是倒霉,那积雪下面有几颗石子儿,”三姨娘摆了摆手不再多说,“这事儿我是气不过,可我听说大娃想要离婚,这心里又难受了,可不能离啊!”</p>
三姨父在一旁也连连点头。</p>
“把事儿说明白就是了,离婚可不好,丢人啊。”</p>
封映月和唐文生也跟着来了镇上,但他们先去供销社那边了,这会儿买了东西才来卫生站,一进病房,就听他们在说大堂哥家的事儿。</p>
“咋买这么多东西,别浪费钱,你们还要过日子呢!”</p>
三姨娘满脸心疼道。</p>
“您好好养伤,”唐文生将东西放在柜子上,“堂哥那边的事,他自己会处理,我们还是少掺和。”</p>
“是这个道理,大娃媳妇儿就是觉得我们管得太多了,二姐夫当着她的面,说了她往娘家倒钱的事儿,自然是记恨下了,我呢,又常在大嫂跟前说不能这么纵容下去,那天话赶话,我也说了一些不好听的……”</p>
三姨娘又叹了口气。</p>
封映月这会儿也插不上话,她静静地和唐母坐在一块儿,待了一会儿后,他们便离开了。</p>
出了卫生站,就碰见了提着东西来的大舅。</p>
他瞧着又苍老了不少。</p>
唐父和唐母和他站在门口说了一会儿话,封映月和唐文生也跟对方打了招呼。</p>
等大舅进去后,封映月他们才真的往家里走。</p>
刚进生产队,就被人告知,大表嫂一路哭着去了他们家。</p>
这会儿正在他们家门口跪着哭着。</p>
“这又是干什么!”</p>
唐母气得不行,拉着唐父快步往家里赶。</p>
封映月和唐文生紧跟其后。</p>
“我猜是表哥不原谅她,她就来我们这道歉,”封映月说。</p>
“十有八九了,不去三姨那边,是因为三姨嘴巴也挺厉害的,而且她把人伤了,就是求得原谅,也不会有爹娘这边快。”</p>
唐文生点头。</p>
唐父听得转过头,“这话倒是点醒我了,文生,你找牛车去大娃家,把大娃接过来。”</p>
“行。”</p>
于是唐文生转身去队长家借牛车,封映月跟着他们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