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事情变得更加棘手了,除了公安之外,银监局也得下场了,否则没法给国企一个交代啊!
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些企业一开始之所以没有怀疑是银行泄密,那是因为企业内部的损失不太好查。
什么意思呢?
就拿汐岚市的某个跨国外贸公司来说,该公司的损失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内商贸业务突然出现断崖式的下降,另一部分是国外商贸遭到同行打压。
怎么会突然这样呢?因为该公司的很多机密客户信息被人盗取后放在了黑市进行售卖,还有很多客户的流失则是因为被外国同行公司给撬走了。
可以想象,类似这样的企业在此次事件中遭受了多大的损失,用难以估量来形容都不为过。
问题到这里就已经很清晰明了了!
能将公司的信息进行泄密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单位内部人员,二就是银行。
如果是单位内部人员的话,那么不可能这么多家公司先后报案,难道每个公司的高层涉密人员都有问题,想想都不可能!
答案就只剩一个了,那就是银行!
为什么不能是像之前提到的电信运营商或者市场监管局呢?理由很简单,对方能了解到的企业信息实在是有限,绝对不能涉及到这么机密的信息。
而银行可就不同了!
要知道企业和企业也好,和个人也罢,只要有大宗交易必有流水,必有账户信息,这些可都是受到银行监管的。
所以,银行想要知道企业和哪个单位或者个人进行了大宗账目之间的往来,进而查询到对方的信息,这绝非难事。
但还有个问题,那就是这么多的企业告银行泄密,告的可不是某一家银行啊,而是很多银行。
问题是不是有些很相像了?
这么多的银行,怎么可能所有涉及到重要客户信息的高层领导都有涉密嫌疑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哪个企业还敢跟银行有业务往来?
就这样,压力给到了银监局!
因为涉及到国企内部重要机密信息外泄的问题,所以国安局的人员也正式介入到了此项工作中来了。
那这件事情好调查吗?
当然不好调查,而且还会面临很大的阻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汐岚市银监局每个季度派出去的巡检小组人员都是不固定的!
说白了,大家都有嫌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