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个时代的妇女那是真的劳动妇女,以塞格镇为例,因为轻工业的缺失,“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难以实现,通常是男性负担伐木挖矿等重体力劳动,女性除了传统的洗衣做饭,还要负责种田、搓绳子等较为轻省的工作。
甚至其中较为健壮的,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也有,名副其实的“双职工家庭”,挣双份工钱,亲戚邻居不知有多羡慕。
另一方面,由小家及大家,稳定的家庭生活对于马克一直强调的“领地归属感”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尽管女性劳动力对于现阶段以重工业为主的塞格镇性价比没那么高,但马克还真不歧视。
他思考着,开春以后,是否可以通过商会的渠道购入一些女性劳动力,再发展一下领地的轻工业,给女性提供一些就业岗位,也丰富一下领地的物产。
正在此时,马克看到镇南的商路上,哨所执勤的治安员匆忙跑来:
“大人,有流民来了!”
流民?
马克有些稀奇,塞格镇位于王国的最北边境,名副其实的边境苦寒之地,农业极度不发达,换句话说,耕地养活不了几个人,对流民哪有半点吸引力?哪跑出来的流民往塞格镇来?
足足过了半晌,新修的商路上才出现一大片黑压压的人影。
马克手一撑,跃上一段未完工的木墙一瞧。
好家伙,人数是真不少,但是组成嘛,有点微妙,字面意义上的“扶老携幼”,整个流民队伍全部由老弱妇孺组成,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一个青壮年男子。
阿泰攀着梯子上来,看到这副景象,皱皱眉头:“这不像是流民的队伍,像是,像是……”
“像是卖剩下的是吧?”马克脸上仍是轻松的笑意,接过话,“一伙流民,要是把其中的青壮年筛出来单独卖掉,剩下的不就是这些人?啧啧啧,你看里面连个漂亮姑娘都没有,筛得真仔细啊。”
阿泰一时侧目,不敢接话。
说话间,队伍走到这段刚修葺的木墙下面,流民的队伍终于看清木墙上一排挂开的是什么东西,不由哗然。
然而,今年的暴雪可能提前,那些队伍里的老人是能看出来的,可能短则三四天,长则五六天暴雪就要来了,这支虚弱的流民队伍绝不可能掉头回去。
再说,他们又能回哪去?
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谁会赌命一般跑到最边境的塞格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