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公将军恳请主公,速回师救援!”
如晴天霹雳,孙策身形微晃,原本霸道凌厉之色,霎时转为惊愕。
周瑜与黄盖亦面露异色,急视潘璋。
“黄忠?那刘表叛将,长沙之虎?”
“他不在江陵,怎会现身柴桑之南?”
孙策面色大变,夺过潘璋手中急报,满面惊疑地细读。
韩当密报,字字确凿。
黄忠确现于柴桑之南,已破数县,声势浩大,似拥兵上万。
此刘军突现,正从东南西三方,对柴桑形成夹击之势!
“此理不通!”
“万余兵马,怎会悄无声息,突现柴桑?”
“他们难道是潜水而过,或是飞天而至?”
孙策满面惊疑,将急报递与周瑜。
周瑜接过,同样以不可思议的目光,反复审视,以证情报无误。
“奇哉,黄忠如何悄无声息,现于柴桑之南?”
“此事实在诡异,难以解释…”
周瑜亦自语,面露茫然错愕。
唯有黄盖,荆州之人,面色突变,忽有所悟。
“是陆口!”
“黄忠必经陆口道,越幕阜山入豫章,再北上偷袭柴桑!”
陆口?
孙策与周瑜相视,眼中皆是茫然。
他二人虽有帅才,却初入荆州地界。
故对江夏及长沙郡地形,尚未了如指掌。
唯有黄盖,荆南之人,方能推测黄忠如何瞒天过海,现于柴桑近郊。
黄盖即刻取地图,展于孙策前。
“主公请看,巴丘与夏口间,有一陆口…”
黄盖指地图,道出其中奥秘。
继而困惑道:
“自柴桑至夏口,因长沙水道相连,两地多以水运,少有陆行。”
“故陆口道虽存,知者寥寥,行者亦少。”
“如此一条隐秘陆路,刘备如何得知?”
黄盖百思不得其解。
孙策与周瑜相视,亦困惑难解,不明其故。
“主公,不论刘备如何知陆口道。”
“肃以为,我等已中其计。”
“他坐镇江陵,看似按兵不动,实则待我倾全力攻夏口。”
“如此,我柴桑城必兵力空虚。”
“他便遣黄忠,经陆口道绕过我长江防线,出其不意袭我柴桑!”
“我等中了刘备瞒天过海之计!”
鲁肃开口,分析入理,揭露刘备之谋。
众人恍然大悟。
孙策紧握拳头,沉声怒道:
“好你个刘备,人皆称你仁义之主,未料你竟如此狡诈!”
“我竟落入你的圈套,可恨至极!”
鲁肃却轻摇其首,叹息道:
“刘备历经沙场,确非虚言,然据我所知,他未必有此等谋略。”
“我疑此计乃梁翰所为。”
“刘军之中,唯有梁翰,方有此等智谋!”
梁翰之名,再次如雷贯耳。
孙策眉头紧锁,低声自语:
“难道蒯越所言非虚,我等轻看了梁翰之能?”
此言无意,却令周瑜如受掌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