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符,吾等不可轻率出战,以免落入其陷阱之中。”
孙策之战意,被周瑜之分析所遏制。
“嗯,公瑾所言极是。”
“此或乃梁翰之诡计,幸得公瑾慧眼识破,否则又将被其所算计。”
孙策深以为然,随即下令:
“传令下去,各部严守阵地,不得擅自出击,只守水营。”
“速调五千弓弩手前来,向我军施放火箭,以阻敌军逼近水营!”
言犹在耳。
周瑜再度阻拦,手指大雨,笑道:
“伯符,此雨势愈发汹涌,使用火箭岂不是枉费火油,何须如此。”
孙策恍然大悟,随即下令,仅以普通箭矢,对江上之刘军进行攒射。
命令迅速传达。
四万余江东水师,船上岸上,皆严阵以待。
五千弓弩手,则在黄盖之指挥下,迅速调至栈桥之上。
一声令下。
五千支利箭,腾空而起,向着那漆黑如墨之江面射去。
一轮又一轮之箭雨,顷刻之间,已有数万支箭矢射出。
然夜色那头,鼓声锣声却愈发激昂。
刘军似乎并未被压制,反而愈发猖獗,更逼近了水营之畔。
“刘备,你仍不退吗!”
孙策已被激怒,喝道:“再调两千弓弩手,给我拼命射击。”
于是。
又有两千弓弩手,加入了攒射之行列。
密密麻麻之利箭,自南岸腾空而起,如天罗地网般,不停地向着江面倾泻。
足足近一个时辰,江东军已射出十五六万支箭。
刘军却始终未见退兵之迹象,亦未冲出夜色现身,强攻水营。
“刘备,你究竟在施展何等花招?”
周瑜眉头紧锁,喃喃自语,一股不祥之预感渐渐笼罩心头。
江上。
诸葛亮已大胆地探出头来,查探船身之上受箭之况。
只见草船两侧,已是密布箭矢,宛如刺猬。
粗略估算,每艘船上至少有两三千支箭,四十艘船相加,应已有十万之多。
“幸得师父指点,补全了我这草船借箭之计之瑕疵。”
“否则,只怕这十万支箭难以借得,吾还得被活活烧死在这江上,成为后世之笑柄……”
诸葛亮心中感慨万千,暗暗庆幸。
随后思绪收回,喝道:
“传令下去,各船即刻停止擂鼓鸣锣,掉头撤回北岸。”
“诸位将士,高声齐呼‘谢小霸王赐箭’!”
号令一经传达。
各船上的士兵们,原本战战兢兢,生怕被箭矢射中,此刻却如释重负。
士卒们手忙脚乱地调整船舵,竭尽全力划桨,向北方撤退。
“谢小霸王赐箭——”
“谢小霸王赐箭——”
百名士兵们,放开喉咙,竭尽全力向南方高呼。
南岸。
孙策正沉思着,疑惑为何刘备的水军迟迟不露面。
此刻,震天的鼓声和锣声突然戛然而止。
恰似天意弄人,连夜雨也在这一瞬间停歇了。
江畔边际,归于宁静。
“此中必有蹊跷,究竟发生何事?”
“那刘备究竟有何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