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郝萌忧心忡忡道:
陈别驾啊,严夫人这道檄文,对将士们影响极为恶劣。
如今流言四起,士卒们对别驾您的不满议论,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那些袁术的旧部,多为淮南人,更是怨声载道。
这般下去,绝非长久之计。
陈宫身形一凛,脸色不由阴沉下来,急问道:
纪灵那边,可有异常举动?
纪灵乃袁术旧部之首,城中半数守军皆是他的部卒。
此时此刻,纪灵的立场,至关重要。
要说异常,倒也并无异常。
只是近日以来,纪灵以染病不适为由,已数日未曾参加军议。
陈宫心头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立时涌上心头。
纪灵本为袁术麾下大将,当初寿春失陷、家眷被困,才迫不得已降了吕布。
当初他倒向陈宫,一来是对吕布心存怨恨,二来是想随陈宫投靠袁绍。
这般情形,谁又能保证纪灵不会倒戈?
而纪灵这几日不来军议,莫非是心怀鬼胎,怕陈宫起疑,趁机将其拿下?
沉默良久,权衡再三,陈宫深吸一口气,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黯然长叹:
那梁翰鬼谋神算,两道毒计令我军人心瓦解。
大势已去,寿春城守无可守,再苦撑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
弃城突围,投靠袁绍去吧。
刘军大营,中军帐。
“军师,果然如你所料,寿春城生变……”
刘备看着手中密信,口中感慨道。
那密信乃是纪灵派心腹偷潜出城,送至大营的纪灵手书。
纪灵在信中称,陈宫已人心尽失,城中袁术旧部怨声载道。
他身为袁术旧将,降吕布是迫不得已,归顺陈宫更是形势所迫。
如今见识了刘备的神武雄略,才认定刘备是明主,故愿率本部兵马,献城归降。
梁翰的水淹之计、攻心之策,本就是为制造寿春内乱。
纪灵这封书信,正合梁翰的推演预料。
破城希望近在眼前,刘备怎能不心下欣喜?
“军师,有了纪灵的归顺,攻破寿春不在话下!”
刘备脸上燃起几分兴奋。
梁翰淡淡一笑,却意味深长道:
“纪灵归顺,主公自然是要接纳的。”
“不过,翰以为,陈宫多半已在筹备孤注一掷,断然不会坐以待毙。”
刘备微微一怔。
“陈宫此人,最善随机应变。”
“当年兖州兵败,他果决逃离家乡,随吕布投奔徐州。”
“徐州失陷后,他又追随吕布逃往淮南,投靠袁术。”
“如今寿春城已是风雨飘摇,人心思乱,失守已成定局。”
“以陈宫之智,怎会看不出这必然结局?”
“主公以为,他还会死守寿春,坐等被纪灵等人出卖,被主公破城生擒吗?”
经此一提醒,刘备顿时豁然开朗。
“军师之意,是陈宫可能会弃城突围?”
梁翰微微点头。
刘备眉头微蹙,轻捋长须,点头道:
“文舟所言极是,陈宫确实不会困死于寿春,出逃是他唯一的选择。”
“那么,以军师之见,他会从何处突围,又会去投奔谁?”
梁翰起身,缓步走到沙盘前。
“南面皆为主公所控,陈宫若向南而逃,便是自投罗网。”
“他唯一的选择,便是北上投奔曹操或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