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香开心道:“陈国公府上门纳彩了。”
陈国公世子姿仪出众,近日又风光无两,蘅香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跑回来告知自家姑娘。
阿柠还以为听错了,她都还未见媒人上门说亲,这就纳彩了?
而且,这才过了两天,未免也太快了些吧。
当然阿柠要是知道容青玹有个更为急性子的母亲,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溧阳长公主办事就是快,在确定容青玹的心意后,只花了一日就把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她昨日就吩咐下人开始准备纳彩所需的一切,自己则去了景王府。
景王是先帝最小的弟弟,也是长公主的皇叔。
他一生对权力毫不感兴趣,只醉心于诗词歌赋。
所以他成了先帝所有兄弟中唯一未就藩,长期留在京城的。
长公主去景王府自然不是去找景王的,而是去找她婶婶景王妃的。
景王妃的年纪比她母亲赵太后还要大十岁,已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不过却是京城最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了。
长公主去找靖王妃自然是要请她保媒的,这样方显陈国公府对这门亲事的重视。
她行事素来高调,容青玹又是她唯一的孩子,亲事上自然要办得风风光光的,要多庄重有多庄重了。
景王妃得知她的来意后十分乐意做这个大媒,遂派人去把宣平侯府的杨夫人请到了王府。
杨夫人心里本就希望早点把女儿的亲事定下,如今又有景王妃保媒,当然高兴得一口应下了这门亲事。
长公主给了这样大的体面,也让杨夫人彻底放心把女儿嫁过去。
毕竟嫁女儿不仅要看门当户对,还要看夫家是否重视这门亲事,她的女儿嫁过去才不会受罪。
杨夫人应下了亲事后,长公主今日就上门纳彩了。
十抬装有聘金,绫罗绸缎,珠宝首饰以及酒粟米面油的聘礼,妆点着喜庆红绸,由一队小厮抬着,再由一队礼乐开路,浩浩荡荡,热闹非凡地朝宣平侯府行去,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长公主带着陈国公容雁归,世子容青玹,还有做大媒的景王妃一起登门。
宣平侯府这边由于宣平侯沈令恭不在,遂请了几名族中耆老一同见证。
纳彩队伍到时,宣平侯府开大门迎接。
众人被迎入府中,景王妃笑着受了主家的礼后,高声宣布:“敢纳彩。”
随后景王妃示意礼赞把大雁交给主家。
沈凌云把大雁接了过来,放在院中供桌上,行过奠雁礼后,众人进入大堂。
婚礼六礼中的前三礼,纳彩,问名,纳吉一般都在当日进行。
景王妃问过双方的生辰,合过八字后,令司礼写在庚帖上,然后让两家互换庚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