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伙也喜笑颜开,一副后事都交代好的畅快,对我叽里咕噜说了一串吉祥话,还不忘夸了谢灵仙几句——这还是破天荒头一遭。看来他还挺看重这小孙女的,到头来竟然还是将希望寄托在了女儿家身上。
虽然他没有明说站在我这边,可是他这行动倒是很实诚。
谢灵仙道:“我记得,林姑娘今年才十三岁吧,比我入宫时的年纪还小。”
萧慈还板着脸,她和我的视线对上,就穿过人群到我跟前,我还以为她和我当年似的,一个都不愿意要,但出乎意料的,她还有模有样地给我说了几个名字。
我道:“正巧,林丞相的孙女也会进宫,她比你大上几岁,你年纪小,有什么不懂的,也能问问她。”
萧慈点头,侍从给她搬来一张椅子,她便正襟危坐起来,谢灵仙过去用手背探了探她脸上的温度,又问她累不累,要不要回东宫去。
萧慈却看着我,说:“儿臣陪陛下一起,可以让宝真公主先回去。”
--------------------
第三十八章
我问萧慈:“你觉得,孤修的这座明王宫如何?”
萧慈几乎没有思索道:“草木茂密,王气内敛,不论是论修筑格局,还是仅作观赏,在历代皇家行宫中都是佼佼,其中青竹尤为繁盛,我以为,和谢大人尤其相配。”
“哦?青竹?”
萧慈点头,又看了眼端坐浅笑的谢灵仙,又解释着为什么青竹和谢灵仙气韵相似,“竹,向来被视为气节清傲之物,不折不屈,生长极为迅速,就算在冬日,也不曾凋敝,和谢大人很是相称。”
竹,清高之物。
谢灵仙最善妙笔丹青,少时最爱,入宫后作画的次数就少了许多。
从前我以为她喜爱莲花,后来才慢慢了解,实际上她没什么偏好之物,只是因为家中有个小池子,中有莲花,故而莲花画的最好。
如今还挂在床头的莲图,也是她恰巧送给我的,并没有什么特殊寓意。
谢灵仙此人,渺然空茫,外人看她,好似透过波光粼粼的薄纱,总是看不真切,可越是了解,越是清楚,虽了解她,却到不了那层纱后面,让人越想要钻进她的心底,绞尽脑汁去从最深处,更深处挖出来一些东西,把这层薄纱掀开。
我不禁笑出声,指着萧慈对谢灵仙道:“你看看,这孩子,什么时候这么会说话了。”
谢灵仙向萧慈招招手,她便从座位上滑下来,快步到谢灵仙跟前,被谢灵仙揽在怀中,亲了亲额头。
我在心里哼了声,她也就在对这两个崽子的时候,情绪才会如此外露,平时自是克制的紧。
次日清晨,长安住风雪。
我与谢灵仙披衣坐于窗下。
窗景洁白,竹影摇曳,我们本谈论着立储之事,话语暂歇时,屋中安静的只能听见雪霰扑簌和寒风之声,谢灵仙伸手,用指尖轻轻描摹窗上摇动的影子,眸中渐有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