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灭大族,是空谈妄想,只能取制衡之道,各自开辟门路。
我道:“若是有机会,孤也想去你口中的乡野看看。”
李素拱手:“陛下,绝对会是个好帝王。”
我冷哼一声,“少恭维孤。”
战乱必定滋生流民,瘟疫,偷盗和匪患。若是这天下太平,我尚且能出得了长安,若是乱世因我而起,还是省些气力罢。
李素滔滔不绝,时不时拿起茶水润润喉咙。终于到了时辰,他恭敬退下。
第一次讲法也就这么结束了。
懒得回太极宫用膳,我们便在阁楼中填饱肚子。
雨后,我与谢灵仙携手漫步于御园。
忽而飘来箫声,如泣如诉,玉兰花笼罩了弥漫的水雾,如仙人屏画,隔着这层缥缈,这箫声愈发不真切了。
云女想差人去找谁在此处吹箫,被我拦了下来,反正也挺好听的,任由这乐声去吧。
我时常喜欢和谢灵仙携手漫步。
在鳞次栉比的金碧辉煌中,禁宫曲折回还的长廊中和诗画般妙然的景致中,这样的闲庭散步和多年前在明烛殿中的悠游嬉闹大不相同,可是恍惚的某个瞬间,却有一两点心情是相同的。怎么能不慰藉人心。
我们衣角相贴,亲密无间,可惜不是夏日,要不然还能感受到她身上的温度和香味。
这样清寒天,风吹过,人身上的味道都消散了。我道:“他这活了个把岁数的,虽然远离长安多年,但是治世的道理他这肚子里可是装了不少,起码比朝堂里尸位素餐的傻子好了百倍不止。”
谢灵仙道:“陛下勤政好学,是百姓的福气。”
我拽住她的手,低声道:“怎么连你也说这种话,我不爱听。”
谢灵仙拿手帕挡住半边脸,露出一双含笑的眼睛,我用力捏她的手,细碎的笑声就从丝帕下面晃悠悠飘了出来,就连额间的银制流苏额饰也晃动着,像是被风雨吹动的花枝。
我揽着她,凑到她脸边,问她:“怎么如此高兴?”
--------------------
第四十一章
谢灵仙将帕子抽在我脸上,将头扭过去,嗔道:“你明知故问。”
遇到这种畅谈政事的时候,谢灵仙总是兴致很高,她若是开心了,就会明里暗里打趣我两句。难得是开心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