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青意识到对方是下定决心要与自己混。搜索本文首发: 我的书城网 wdscw.com
她主动扶起晋华兰,保证道:“你们日后入驻荒北,可保留习俗,但若想彻底融入中原还保持自己的特色,一定要学习中原的语言。”
“就将中原的语言当你们第二个母语。”
这里南青故意耍了一下滑头,并未告知对方一旦融入不分彼此,那么突族只能被汉化。如果接受,日后就能成为中原一份子。不能接受最后就会像细胞排异一样被排斥出去。
现在晋华兰为首的突族想融入,好好活下去,这就是代价。
而且南青认为他们并没有住在中原山区,早就与草原那些纯突族不同。本身已经有融入的迹象,倒不如完全融入。
“这个规矩,我会让世代牢记下去。”晋华兰认为自己收到如此好处,自然要牺牲点什么。这点道理,她还是懂得。
雁南王的暗示,她何尝不清楚。
重要的是族人能活下去。何况,他们出去草原被视为异己,中原的走狗,在中原又被视为敌人。里外不是人。倒不如彻底倒向一边,尤其是在荒北之主还愿意接纳他们。代价只是一座小小的煤山罢了。
“好!我们击掌为誓。”南青举起手,古人还是相信天命,发誓等诺言。
她选择以这种方式,更能收服突族人。
晋华兰果然十分慎重,她举手,与南青击掌三次,算是定下了荒北之约。
为未来的荒北少民奠定两族友好的基础。
雁南王与山区突族定下盟约,划镇给突族人自治一事,传遍整个荒北。
现在王府有点风吹草动,都容易被人打听。
有百姓在得知雁南王将黑山的突族请下山,都很害怕这些突族人成为自己的邻居。
甚至一直久不联系的边羌府,传来信件,希望突族人能安排到边羌府。他们会给突族人划个好地方居住。
南青直接拒绝了。
一来,边羌府现在的突族人口已经快追上中原人。当中原人的人口结构不是主体,就很容易出事失衡。
安禄山就是一个教训。
二来,她与晋华兰的三掌之盟,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安置那么简单,更是为了以后要收服其他突族奠定一个好的政治基础与民间基础。
于是南青选在了比较富裕的六县,麾下一个水草充足的城镇。
六县百姓听说强盗民族住在自己隔壁,都恐慌不已,纷纷上信请求南青将人搬去其他地方。
南青直接宣布:“开采煤山,只要黑山的突族去哪,那个县能包容,就给与此县低价并上好木炭作为补贴。”
“因为突族将黑山赠送给本王,无路可去,本王有责任保障他们的生存。”
南青发话还是让不少百姓没有那么无脑排斥突族人。
他们也不是为了点蝇头小利,而是南青口中说的煤山?到底多么值钱,才会让王爷如此下重本?
南青觉得空口无凭,立即让突族人拉开辆车煤,由工坊加工,立即开始让人在各地演示如何运用蜂窝煤?通风,还有一些关于煤产生的气体的常识,生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