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南青的寥寥数语就将主动权拿在自己手上。
既可以保证卓相安然无恙被带回大姚,又可以考验大梁太子宽宏大量出来的贤名,到底是否货真价实?
无论是哪种选择,大梁太子都必须亲自站出来证明自己,真的是名副其实的雅量!
最后就只能采取行动——放卓相平安返国。
这招移天换日,祸水东引,直掐大梁命脉的话术,再度让邓升和谈判官们惶恐意识到,雁南王其政治手腕与才华,不比我国太子差半分。
甚至可以在太子之上!
*
谈判几个场合下来,南青定下卓相换一半人,另一半人要等她上报朝廷才能决定。
本来大梁人还觉得愤怒,认为雁南王没有交换的诚意。
可当刘虎把使者团领到俘虏营,任由他们挑选领走的人,并未设下限制。
邓升等人才勉强咽下这口恶气,去挑人。
到军营才发现俘虏们不仅没受伤,还被养得跟在大梁当爷的,打牌斗蛐蛐,喝一种名为烧刀子的美酒。
据说烧刀子是提取精粮获得,几石才有这么一桶。
这放在大梁早就被定罪了。
因为他们禁酒。就是要节省粮食好北上,实现统一的夙愿。
如今看见自家子弟酒池肉林,估计大梁的主将主帅们会气得人仰马翻。
尤其是隔着栅栏另一处营地,不少底层子弟的俘虏已经跟底层的御卫军新兵摔跤,玩成一团,大家有说有笑,反倒是主将主帅的孩子被冷落到一边。
邓升强忍给后辈一巴掌的冲动,吩咐随从:“将适合带回去的人都挑出来。”
一句适合的标准到底从何而来?
谈判官们大多睁只眼闭只眼,暗悉此道,随从们都察言观色凡是高门子弟优先挑出来。
很快寒门出身的谈判官站出来抗议:“世子爷不可!雁南王此举有挑拨的嫌疑,您一定要以身作则才能安稳人心。”
邓升本来就觉得憋屈,现在谈判官一说,谁都知道大梁寒门和高门的矛盾自来都不少。
而能和他一起冒险来的谈判官,基本是豁出性命,忠心报国的人。
“你说的对,好好挑,莫让前方将士寒心!”可谁都知道要是不好好把各将领的孩子领回去,一旦传到军队才是要动摇军心的。
尽管在希望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谈判官警告下,大多数随从仍然优先挑走了高门子弟。
出身寒门谈判官眼看他们把世子的话当耳边风,他站出来拦住邓升:“世子爷,请您亲自挑选!”
邓升也不想夹在中间背上骂名,只能埋怨雁南王阴险狡诈,净会挑拨离间。
“我们一起行动。”邓升说出和稀泥的话。
寒门谈判官瞬间明白他的选择,内心顿时失望无比。
很快邓升将醉生梦死的高门子弟挑走,还有二十个名额,挑了一些低门低户的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