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周凡意识到自己不能明讲,只能闭上嘴巴。
默默接受这个哑巴亏。
老实本分跪着的样子,让南青都感到心虚。
好吧!好像还真的是她无意间透露出来的,结果是府内哪个臭小子在外面也随口秃噜几句跟别人吹吹水。
结果就被这个周凡听进去了。
不过她更好奇的是周凡为什么敢信这一番话?
否则也不会出现历史上本该是十万苦战,最后被大梁剿灭一万人,俘虏九万人的局面。
而且大梁为了震慑大姚,将九万人都活埋了。
此一战主将厉王邓飞扬与另一位名将,白凌迟、成为大梁历史上十大武勋国家柱石。
现在好了。
周凡一句三月必败出去,变成大梁只剿灭一万人,剩下九万人反而到处乱跑,流窜各地。
别说活埋了。
大梁首战的威慑都大幅度下降。大姚甚至还能派谈判官出面,及时止损。
虽说大姚的士气还是如历史一样跌到谷底,可变成逃兵的九万人反而存活下来了。
而且九万人都是逃兵,大姚也不可能自己把那么多人杀掉。又不能放任九万人在大姚境内成为无主之流兵,朝廷要回来又无人能指挥,更何况九万人的伙食都是一笔很大开销。朝廷根本不可能担负那么大一笔钱,所以九万人的归宿就一个烫手山芋,这个踢一皮球那个踢一皮球。
变成谁都不管流浪孤儿!
周凡想到九万人往内地逃窜快七天了。
再拖下去粮草必尽,到时候各地治安也会成为隐患。
最重要的是他所熟悉的兄弟们马上就要饿肚子,朝廷却对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好像当他们战死了。
这种明明活着还不如死了的憋屈,让周凡一个汉子,没忍住,在南青面前泪水决堤,哭得那个惊天动地。
整个书房都是周凡的哭声。那叫一个凄厉婉转,遭受天大冤屈的腔调,实在令人同情。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南青打哭的。
南青黑着脸,面对着脚下哭得鼻涕泡都挂出来的男儿,她扶额道:“好了,别哭了。”
“本王不问便是了。”
反正都是她自己人透露出去的。无意间反而阴差阳错救了很多无辜的人。
尽管在历史上九万人只是一个数字,但在现实中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人。
周凡擦着泪水鼻涕,一哭就停不下来。
他也觉得自己很丢脸,堂堂男儿流血不流泪,居然在雁南王面前哭得像个委屈的孩子。
事实上驻军当逃兵确实是蒙受了冤屈。
它让大姚朝廷被架起来在风头浪尖,使得流言蜚语,损了国威,还打击了国家士气。
本质上还是大姚国力衰退太快,谁都没想到好好的大姚已经变得连大梁一个拳头都遭不住的地步。所以这口黑锅,老皇帝不背,要推给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