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研究实验室那边的分析结果,章鱼文明个体也不是色盲,是有颜色感知能力的。
当然,这暂时也只是一个小疑惑。
要找理由也能够找到。
用带着手套的手指,湛伟博教授轻轻摩挲了两下这球形舱模型的轮廓和线条,
从人类的审美来说,
这个模型做得并不是很精致,
一些线条明显有比较粗糙的地方。
都不太像是工业造物,更像是什么手工凿刻出来的东西。
最后,
就是这球形舱模型的顶部了。
它让人类文明知道了那球形舱顶部那团怪异东西,原本究竟是什么样。
那是一团触手,末端有分叉。
看起来,有些像是那章鱼生命的下半截,被放大了之后,放在了球形舱上面。
不过,不同于那球形舱本身上面,己经成了残骸的那团东西。
模型上的这些触手,末端并没有缠绕在球形舱的表面,
而是,像是一团花一样,在球形舱顶部翘起。
整体看起来,都有些怪异。
不过模型这部分带来的信息,对于此刻的湛伟博来说用处也不大。
研究球形舱顶部那一团怪异东西的研究团队,前些天也己经将这个模型的数据仔细扫描了。
至于能否对那团怪异东西的研究,起到什么帮助,还未可知。
湛伟博此刻重新停下了手,
将这球形舱模型重新放回了操作台面上,
他是有些苦恼的。
如果这个球形舱模型真得只是一个摆件,
那么,这个东西为什么对这个外星生命如此重要。
难不成,真就只是对于这个外星生命个体来说,意义特殊的东西?
比如重要的人,送给它的礼物。
但从礼物的角度来说,送一个飞船逃生舱的模型,是不是有些奇怪了。
而从章鱼文明自身的特殊风俗,特殊习惯角度出发,也能够说得通。
但这种预设的假设,
对于研究本身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猜测可以有无数个,但没办法确定其中哪个是对的,那就是白猜。
或许,对于这个模型的研究再进行一段时间过后,就只能够放弃。
就像是对于这艘星际飞船和外星生命的研究,到最后可能也没办法解释所有疑问。
“嗡嗡……”
这时候,旁边的计时器响起了闹钟。
湛伟博教授在计时器前晃了晃,隔空用手势关掉了闹钟,
然后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将那球形舱模型收了起来,结束了今天的工作。
他到下班时间了。
虽然,在蔺道影响下,人们的工作热情己经拉满,主观能动性相当于恒定满值。
但工作热情并没有表现在日夜继日方面。
而恰恰相反,为了保证工作效率不受影响,
从各地管理会议,在到各领域工作者,都严格规划了休息时间。
以保证最大工作效率下的最长工作时间。
每个人每天的工作时间甚至还不一样,
受限于每个人的生理差异,每个人本身需要的休息时间,能够最大效率完成工作的时间都不一样,
实际每个人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也是按照这种差异来的。
湛伟博教授自我评估和其他专业人员为他评估的每日工作极限时间是九个小时,
如果是高强度的研究,这个时间还可能缩短到六个小时。
但同一个实验室,就还有研究员精力充沛,每天就是能够完成十小时的研究工作。
每次想到这件事情,湛伟博教授都感觉有些遗憾。
这种工作和作息时间的确定方式,
在过往是完全不可能的。
既显得不公平,也有人倾向于更长休息时间和更短工作时间。
在管理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而在此刻,
这只是一个自然而然就完成的事情,
事实上,在现在的状态下,一众研究员也不需要什么管理。
休息时间到了,
湛伟博离开实验室,前往问月基地的食堂就餐,
过程中,还和另一位研究员在食堂交谈了一阵。
每天工作结束之后的闲聊,能够让他的精神快速放松下来。
之后,
他就回到了休息的地方,
并掐准了时间,上床睡觉。
虽然研究上的问题让他苦恼,
但并不会焦虑到影响他的睡眠。
一是他知道这种焦虑会影响他的工作效率,他会以最积极的心态不断调整。
二是,他们是在为蔺先生做事,哪怕始终没有进展,也不会缺少动力。哪怕一生耗在同一个问题上,也甘之若饴,
这种情况下,自然心安,没有长远的焦虑。
于是,
湛伟博教授入睡的很快。
而且睡眠质量很好,也没有打鼾。
这一晚的睡眠中,
他很难得的,做了一个梦。
他记得,自从蔺先生横空出世以后,他几乎就没有怎么做过梦。
但这一晚,就是再做梦了。
梦里,他没有梦到什么人,也没有梦到什么事情。
他梦到了一片海,
一片幽蓝色的海。
海水很平静,没有任何波涛,甚至没有任何涟漪。
而海面上的天,在海水上似乎压得很低,近乎于匍匐在海面上。
画面也没有任何声音,
一切就像是一张没有变化的全景图片,固定在他的梦里。
梦里的他,内心仿佛很平静。
或者说,
他也并没有梦到自己的存在……只是梦到了这片海。
而等第二天,
从梦境中醒来时,
梦里的平静不复存在,
湛伟博教授感觉有些难受,胸口仿佛有些闷,
心底就像是站在暴风雨要来临时的乌云下,感觉有些莫名的压抑。
但他又似乎本能地忽略了,这种难受的感觉应该怎么去排解,
只是带着这种压抑而难受的感觉,
再开始了这一天的工作。
然后,当晚,他再次做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