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218年。本文搜:大神看书 dashenks.com 免费阅读
群星一号依旧在朝着巴纳德16行星系内加速。
虽然过去了一年时间,但在群星一号飞船上全力监测下,仍旧没有再捕捉到那特殊信号二次出现或者有其他可疑的电磁信号活动,。
不过,不管是群星一号飞船上,亦或者是后方太阳系内的人们,对此都没有太失望。
只是继续保持着监测,保持着关注。
而这一年,除此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一年,就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独项目,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预期建造完成的时间。
而对于人类文明的特质来说,当然没有延期的说法。
更准确的说,这个时间就是基于人类文明生产力和情况计算得出的结果。
并不是谁的要求。
所以,在完善到相当程度的建设计划下,整个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建造完成的时间,既没有延后,也没有提前多少。
当年,地面时间6月15日,12时11分。
由最新型的星际飞船,载着最后共十个分段的加速管道,
从人类目前最遥远的工业中心,海王星轨道区域启程,抵达了环太阳轨道的指定区域。
当星际飞船开启舱门,自带动力的加速管道分段自动泊出,朝着指定位置移动到位。
当最后一个加速管道也移动到位,并稳定在相应位置之后。
标志着整个历时五十年的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建造完成。
持续五十年的建造时间,足够让参与其中的人从青葱年少变得两鬓斑白,足够中年到耄耋之年。
如果说,对于重核聚变的研究历程,参与的研究人员还能给出一个数字。
那环太阳粒子加速管道的建设,就跟之前的太阳系内环的扩张建设一样,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参与。
几乎所有人类文明的个体,工业单位,工业集群,都为这项超级工程以不同形式,贡献了一份力量。
除了维持人类内部的运转所需,过去五十年里,人类社会的绝大部分生产力,都首接或者间接投入到了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的建造过程中。
整个环太阳系粒子加速对撞器就是人类夸张生产力,堆出来的一个工程上的恐怖怪物。
它和对太阳系内环的扩张不一样,在建造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的五十年里,
人类文明几乎没有从建造这个项目上获得过什么收益,只有恐怖的生产力,不断的往这个像是填不满的深渊里倒。
投入的生产力总量,放在和太阳系人类文明同级别的群体文明上来说,可能都能将一个文明硬生生拖垮。
不过放在人类文明身上,就无所谓了。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人类文明能够不计预期的往里倾泻所有能够倾泻的。
最后分段到位过后,星际飞船远离。
基于每隔十万,二十万公里提前布置的观测站的辅助。
基于每个分段上独立的计算单元,以及独立的推进系统。
人类文明的研究员们,开始了对己经完成建造的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进行开始实验前的最后细微调整。
在早己经预设好的程序,环绕着整个太阳的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各分段开始平稳而精准的挪动起来。
为了保持轨道位置,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本身就不是完全不动的。
从具体处再到宏观处,整个庞大的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像是缠绕在太阳的西周空间,并缓慢整体挪动着。
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各分段上,亮起了一些光亮,是整个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启动的象征。
在宏观上,在太阳更遥远一些的地方,
这点“微弱”的光芒,对比太阳本身释放出来的光芒,几乎微不可见。
相对于太阳本身,庞大的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本身就是一条很细微很细微的‘细丝’。
但哪怕再微弱,这也是属于人类文明的光芒,
这是人类文明的造物,如此近距离而如此全方位的和庞然的太阳相争辉。
对于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蔺道自然也有关注。
如果没有群星一号的插曲,那他第二次冬眠结束的时间可能就是现在,为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的建造完成。
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这个超级项目,建造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一次尝试。
尝试是否能够在微观层面,给人类的基础科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不过在建成之后,就如同预期的一样,它还同时意味着更多。
共超八百万个分段上,每一个上面都有单独的计算单元或者说计算集群。
这些计算集群串联起来,就在此刻形成了人类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一个超级计算矩阵。
虽然空间上的距离,限制了这个超级计算矩阵算力的发挥。
但它依旧超越过往这些年里,包括人类建造在各地外城市内的任意计算集群。
此外,每个分段都可以移动,让整个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成为了人类目前在太空中,建造的最大的,可整体移动的,分段式造物。
甚至因为它的长度和体积,这种体型上的客观因素,它的整体运行功率,也远远超出人类目前最先进的重核聚变反应堆。
当然,这些都是建成后附带的功能,它最核心的功能,依旧是用来进行粒子对撞实验,进行基础研究。
在完成的当天,人类文明的一众研究员们,学者们,完成了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整体的调整。
然后,次日,利用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的实验就开始进行了。
整个实验过程蔺道也有关注,
借由对无数研究员们,人们的感应,蔺道以一种宏观视角,俯瞰了整个粒子对撞实验的全过程,
同时也能够具体到,每一处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旁边各观测站人们能够看到某一段粒子加速对撞器的细节情况。
就像是和过往一样。
对于环太阳粒子对撞器的实验结果,蔺道当然也是有些期待的。
这可能算是过于几十年里,难得能够让他情绪有些变化的事情了。
凡人类文明范围的事情,蔺道想要知道都能够知道。
这意味着,蔺道完全能够理解,当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启动的那瞬间,在物理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是怎样的壮观。
他完全能够理解,在环太阳粒子加速器的管道中将发生什么。
更微观层面的粉碎,一切这类基础研究,似乎都是在朝着模拟宇宙大爆炸的瞬间靠拢。
极致的能量汇聚到一点,极致的爆发让人们能够以更加首接的方式,“看到”宇宙更微观的本质。
蔺道并没有首接参与主持这场粒子对撞实验,仅仅只是关注着,未曾干涉。
在当天的第一轮实验开始时,人类文明的研究员们,先以最低的功率启动了一次。
以最后确定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的情况。
然后,再修整之后的第二次实验过程中。
研究员们首接将整个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的功率拉到了极限。
并没有什么一个能量级,一个能量级的提升。
对于这种粒子对撞实验来说,颇有些力大砖飞的架势。
如果在最高能级下,人类文明建造的这个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依旧无法发现什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