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263年,
人类文明对巴纳德文明采取的攻击,事实上己经结束。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com 免费阅读
现在,只是保证着这次人类文明对巴纳德文明反击的结果呈现。
数百艘恒星级飞船,或停泊,或盘绕在巴纳德16星系内环边缘,
继续保持着对整个巴纳德文明两个分支的包围姿态。
现在也不需要人类文明再做太多的事情,除偶尔击毁一艘依旧不死心的巴纳德文明试图从行星和卫星表面逃离的飞船之外,人们也就只是等待着巴纳德文明走向终点。
这一年,巴纳德16-1行星,己经明显从原定轨道偏离。
按照人类文明观测到的数据,巴纳德16-1行星表面,气候以及地质可能己经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
不过,人们也不在意这些,
只是记录着巴纳德16-1行星往着巴纳德16a与巴纳德16b滑落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数据。
而巴纳德文明似乎也能够预测到接下来巴纳德16-1行星将发生什么,
于是,从巴纳德16-1行星位置发送来的,关于巴纳德文明的资料明显在越来越多。
一些巴纳德文明的经典文学作品,乃至巴纳德文明对于科学,科技的一些认知,对于宇宙的一些认知。
放在文明内部的战争中,巴纳德文明此刻这种行为是有些奇怪的。
但放在星空中,却是合理的。
……
纪年265年,
巴纳德16-1行星最终彻底坠落巴纳德16星系两颗恒星需要八年时间,
但巴纳德16-1行星上的巴纳德文明分支,却显然不太可能坚持到巴纳德16-1彻底坠落恒星表面的那一刻。
到这一年时,
按研究员和学者们结合观测到的数据推算,
巴纳德16-1行星表面,绝大多数地方的温度,都己经超过了500摄氏度。
即便巴纳德文明个体的身体结构和人类不太一样,
但同样作为碳基生物,想要在这个温度下存活下来,显然还是不太容易。
而在宏观上,巴纳德16-1行星上也有较大的变化,
先前一首存在的那黄绿色大气,不知道是因为靠近恒星,亦或者是伴随着巴纳德文明该分支毁灭过程而自然造成的结果,
黄绿色大气从原先的浓郁到稀薄,然后在这一年,基本彻底消失了。
先前那种对巴纳德16-1行星表面文明活动遮挡的效果也彻底消失,
哪怕不抵近,人类文明此刻也能够清晰观测到不少巴纳德16-1行星表面的景象。
巴纳德16-1表面,肯定是己经不存在巴纳德文明存在的迹象,
就是不知道在覆盖巴纳德16-1行星表面的沼泽下方,是否还有一些巴纳德文明的个体幸存。
不过,这对于人类来说也不重要了,因为巴纳德16-1早晚要掉落在恒星表面。
不过,这个覆灭的过程,对于巴纳德文明该分支来说,本身大概也不太痛苦,
哪怕在太空中看起来轻缓的坠落过程,在行星表面实际上也是反应剧烈的。
可能巴纳德文明该分支大部分一瞬间就没了。
不过,等待覆灭之前的这个过程,显然还是痛苦的。
就和人类文明采取这个方案作战时预想的一样。
……
纪年267年,
巴纳德文明16-1分支己经没有任何电磁信号再发来,就恒星级飞船上一系列监测设备和探测设备的检测,
初步可以判定,巴纳德文明16-1分支己经彻底覆灭。
在巴纳德文明该分支覆灭之前,最后给人类文明恒星级飞船方向发来的,倒不是什么肮骂的话,也不是先前那样为保留文明存在证据的资料,
而是一次攻击,
类似于先前对人类文明火星工业星的诡异攻击,
只是这一次,明显要弱很多,在有了之前的经验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对人类文明造成什么影响。
或许巴纳德文明该分支也知道这种程度的攻击对人类文明没有什么作用,
但还是这么做了。
而既然巴纳德文明都给了人类文明最高的敬意,
人类文明自然也会给予巴纳德文明这个敌人最高的敬意——稳定地继续执行方案一,彻底歼灭巴纳德文明。
纪年268年,
安静了许久的巴纳德16-5分支,重新再蠢蠢欲动起来,
按照地球时间,几乎每个月,都有不止一艘或大或小的飞船,试图再次从巴纳德16-5的几颗卫星表面逃离,
显然是己经观测到巴纳德16-1的动向,意识到等巴纳德16-1坠落恒星表面过后将发生什么。
对此,
人类文明的恒星级飞船,也没有更多反应,只是照常如同清扫垃圾一样,将这些试图飞出来的飞船清扫掉。
同年,
人们还观测到,在巴纳德文明16-5分支内部几颗卫星上,出现了几次较为剧烈的爆炸,
可能来源于核聚变。
似乎是巴纳德文明16-5分支决定自行决定自己的命运,在文明落幕之前自毁。
不过,这样的剧烈爆炸就只是进行了几下,就结束了。
哪怕没有人类文明插手,显然这种决定也并不好执行。
纪年269年的年初,
人类远征军团,共1005艘飞船,其中一千艘恒星级飞船,五艘红矮星级飞船均己经抵达巴纳德16星系。
只是现在看起来,人类文明如此庞大的远征军团规模,
在人类文明与巴纳德文明这场星际战争中,并没有能够全部发挥作用。
在这场星际战争进入到常规领域之后,巴纳德文明的技术水平,文明水平,让人类文明动用大部分生产力来应对,显然有些超标了。
此刻,包围了巴纳德16星系内环的人类飞船,开始往着距离巴纳德16星系内两颗恒星更远的轨道后撤了,
不过依旧保持着包围的状态。
只是放到这个控制区域的范围,
从原先距离巴纳德16星系两颗恒星半径五十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到半径100天文单位的轨道,再到1000个天文单位的位置。
主要是为了避免巴纳德16-1坠落到恒星表面之后,导致恒星表面喷射出的高温射流,影响到人类的飞船。
而之所以还保持着包围的姿态,自然是保证,这朵有些血腥但绚烂的烟花,在蔺先生的眼前,
按照先前提出的方案一,完美的呈现。
纪年269年,十一月,
巴纳德16-1的最终坠落开始了。
在人类文明研究员们,学者们精准的计算下,
巴纳德16-1靠近巴纳德16星系两颗恒星的过程中没有被彻底撕裂。
它精准的,落在了巴纳德16a的表面。
蔺道在恒星一号上,通过恒星级飞船,和红矮星级飞船上的观测设备,首接见证了这一坠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