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于蔺道来说没有意义,对于人类文明整体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本文搜:精武小说网 jwxs.com 免费阅读
时间的流逝,并不影响人们对于同一个目标完成的追求和努力。
当一个计划需要五十年时间去完成时,人们就花费五十年去完成它。
当一个计划需要超过一百二十年完成时,哪怕这个时间超过绝大多数没使用延寿技术人类的寿命极限,
也不影响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各自完成自己所负责时间段的工作,完成各自的使命,贡献自己能够贡献的所有力量。
哪怕计划开始前几十年的人们都看不到这项计划最终的最终完成,
人们也从来不觉得遗憾。
他们可以无比肯定,这项跨越他们寿命极限的计划必然完成。
因为哪怕他们离世了,但是作为整个人类文明的‘我’依旧存在,
这里的‘我’是整个人类文明本身,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个体。‘我’会继续执行这个计划,不受‘我’中无数个体迭代的影响。
此外,对于人们的第一驱动力来说,
人们不光追求最终计划的完成,也追求参与其中。
能为这个目标贡献自己一生的力量,当然不觉得遗憾。
……
在接下来的这一百二十年时间里,
整个人类文明下的工业生产体系,科研体系,乃至教育体系,都为这同一个目标而紧密运转着。
人们始终抱着饱满的热情,不会懈怠,永远积极性拉满,
身体上疲惫时就按时休息,但精神上却永远不会疲倦和厌倦。
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着自己的职责,专注着生产,专注着思考。
这一百二十年时间,是平静的。
因为没有任何计划之外的‘惊喜’。
同时又是热闹的。
从整个人类文明的宏观视角,到具体某个工业生产链上,
人类文明好像和那些工业生产设备都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始终有序运转着。
再从某个具体的生产流程,再逐渐放大到能够容纳整个人类文明的宏观视角,
似乎,或者说本来就如此,运转着的人类文明整体包含着无数细节。
整个人类文明就像是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着的,无比庞大而精密,同时还有无限容错率的工业机器,
或许放眼整个本地星际云,乃至更大范围内的银河系,都再找不到这样的存在。
在眼计划开始后的第23年,
由巴纳德16星系内,20艘由巴纳德16-2工业星生产的红矮星级飞船,运载着同样是由巴纳德16星系内生产的‘人类之眼’分段,
从巴纳德16星系,抵达了太阳系内环。
人类文明的疆域中,巴纳德16星系的生产力,加入到人类之眼的建造过程中。
然后,在第一批由巴纳德16星系发出的星际飞船抵达过后,就是第二批,第三批,源源不断从巴纳德16星系赶到的星际飞船。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巴纳德16星系的距离,的确让人们对巴纳德16星系生产力在太阳系范围内的利用,产生了一定影响。
但只要巴纳德16星系一首有生产好的分段运过来,那照样能够保证每个月甚至更短时间,都有巴纳德16星系生产的分段抵达太阳系内环。
宏观上,这个空间上的距离,只是影响了前面23年巴纳德16星系内生产力的加入。
人类文明就像是在巴纳德16星系到太阳系内环,搭建起来了一条‘流水线’,哪怕它看起来有些过于长。
然后,
在眼计划开始过后的第35年。
由南门二星系内,利用南门二星系内首接开采和加工的大量物质,完全由南门二星系内新建的人类工业集群完成建造的‘人类之眼’分段,
由同样是南门二星系内建造完成的星际飞船,运送回了太阳系内环。
只是相比于第一批从巴纳德16星系来的飞船,南门二承担运输职责的星际飞船就算是比较有后发优势了,不再是红矮星级飞船,
而是二十艘黄矮星级飞船,
往返太阳系和南门二星系的时间更短,单次运载的物质量更加夸张。
按照研究员们的计算,新的黄矮星级星际飞船,极限状态下,至少可以运输超过5倍红矮星级飞船的运输人数。
只不过,这批来自南门二星系的飞船,主要是运载人类之眼分段,和一些南门二范围内较有价值的物质,自然没有运那么多人。
至此,南门二星系的生产力,也加入到人类之眼的建造过程中。
再然后,
就是卢曼星系,维斯星系,沃夫星系以及拉兰德星系,
在开始人类之眼建造计划的前一两年,
人类文明就开始了对太阳系其他邻近星系的探索和开发。
在纪年303年,向卢曼星系派遣了红矮星级飞船过后,
在纪年305年,纪年307年,309年。
再分别各派出了三十艘黄矮星级星际飞船,前往维斯星系,沃夫星系,以及拉兰德星系。
其中拉兰德星系距离太阳系最远,8.29光年的距离,
维斯星系和沃夫星系则分别在7.17光年和7.78光年。
不过考虑到加速时间问题,
黄矮星级飞船从太阳系到最远的拉兰德星系和最近的卢曼星系,在单程时间上差距并没有太大。
基本都在15年到16年这个时间左右。
最后,
在人类文明朝着卢曼星系派出开拓力量的第39年过后,
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开发,建造,扩大工业集群,扩大星际城市规模的滚雪球过程,
在经过十几年黄矮星级飞船从地外星系到太阳系内环的航行时间,
人类文明开始迎来系外开发的频繁收获期。
第39年,卢曼星系的十艘黄矮星级飞船运送着同样的人类之眼分段抵达太阳系。
受限于卢曼星系的天然情况,人类文明在卢曼星系内工业集群规模的建造并不大。
然后,第42年,
维斯星系的首批十艘黄矮星级飞船,同样抵达太阳系。
第43年,
沃夫星系首批25艘黄矮星级飞船抵达。
第48年,拉兰德星系首批共三十艘黄矮星级飞船抵达。
而就和南门二与巴纳德16星系抵达的星际飞船一样,
对于人类文明的一贯习惯来说,首批抵达的飞船就真得只是首批,开始之后就是源源不断。
从这一年开始,
在有人类文明母星系太阳系,邻近星系,从南门二到最远拉兰德星系的生产力和物质资源支持下,
人类文明截止目前为止,最宏大的,堪称‘奇观’的工程计划‘眼’计划的执行,‘人类之眼’的建造进入到高速期。
在这儿建设人类之眼的120年时间里,
人类的疆域也扩张着。
几乎是顺带着,
人类文明从之前的那个,才刚完成巴纳德16星系这个邻近系外行星系初步开发建造的文明,
变成了横跨十光年范围内,包括太阳系在内,共7个星系的庞大行星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