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个更加阴险。它没有提任何名字,却把矛头直指苏晚的“惊魂往事”。它把她的伤口,包装成了一个关于艺术创作的问题,让她避无可避。</p>
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她,等着她的回答。</p>
是承认,还是否认?承认,就等于把自己的过往彻底摊开,成为明天全世界的头条。否认,又会显得虚伪,甚至会被打上“撒谎”的标签。苏晚握着话筒,指尖冰凉。</p>
她想起了顾沉的话。总有些苍蝇。她也想起了自己在首映礼上说的话。看完星星,我们总要回到地面。地面,就是这里。就是这些包裹着恶意的探寻,就是这些试图将她的痛苦变成功勋章,再狠狠撕下来的手。</p>
“您说得对。”苏晚终于开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段情节,的确不是想像出来的。”她的公关负责人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苏晚却继续说了下去。“任何一个创作者,他的素材库都来自他的人生。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犯过的错,经历过的痛苦。这些东西,沉淀下来,就变成了所谓的‘灵感’。”</p>
她的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清淅无比。“《星轨》里的绝望,不只属于我。它属于每一个在深夜痛哭过的人,每一个遭遇背叛的人,每一个在人群中却感到孤独的人,每一个差一点就放弃,但最后还是撑过来的人。”她没有看那个提问的记者。</p>
她的视线越过所有人,落在空处,仿佛在看一片遥远的星空。“电影的作用,不是展览导演的私人伤口。而是告诉每一个有同样伤口的人,你不是一个人。你的信号,有人能收到。”“至于我个人的经历,”她顿了顿,把话锋拉了回来,“我想,它不如电影本身万分之一精彩。所以,我们还是聊聊电影吧。”她说完,微微颔首,再次看向主持人。</p>
这一次,没等主持人开口,掌声响了起来。稀稀拉拉,然后逐渐变得密集。那个法国记者坐了下去,脸上没有什么表情。</p>
苏晚知道,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但她也知道,她已经筑起了自己的墙。发布会结束,苏晚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回到酒店。关上房门,隔绝了外面的一切。她脱掉高跟鞋,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p>
威尼斯的夜景,灯火璀灿,水道如织。她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短信,来自顾沉。只有一个字。“恩。”没有前因,没有后果。</p>
苏晚却一下子就懂了。他在说,他看到了。他在说,她说得很好。</p>
她没有回复。她只是把那枚一直放在口袋里的戒指拿了出来。</p>
冰凉的金属环,在她的掌心慢慢变得温热。她想起剪辑室里,顾沉跟她说的第一句话。“我的新能源项目,我想亲自跟进。”他说的是他的轨道。她当时回答。“我的电影,也快做完了。”她说的是她的轨道。他们都以为,轨道会就此并行。可他们都忘了,在宇宙里,引力会让最遥远的星辰,也彼此牵引。</p>
电话响了。还是顾沉。“喂?”</p>
苏晚接起。“吵不吵?”他的声音穿过电流,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沙哑。</p>
“不吵了。”苏晚回答。</p>
“那就好。”他说。然后是沉默。不是尴尬的沉默,而是一种被填满的安静。</p>
“苏晚。”</p>
“恩?”</p>
“看完星星,我们总要回到地面。”他重复着她在首映礼上说的话,“但是,地面太硌脚了,就抬头看看。星星还在。”</p>
苏晚没有说话,她只是走回窗边,抬头看向夜空。</p>
威尼斯的夜,看不到几颗星星。但她知道,它们就在那里。一直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