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来到这里后,她开始脚踏实地,安分守己,一家人平平安安,自给自足就够了。
有时候,人的野心不能太大,就怕适得其反。
宋木兰应该是不会开什么酒楼了。
不过孙小六他们几个长大以后,想做点生意什么的,宋木兰也是支持的。
好歹也是县城的大酒楼,何况大家也不挑食,点了一桌菜也是吃光了,一点也不浪费。
吃过饭后,宋木兰去福缘斋找姜掌柜算分红,年前再结一次,也有不少银子进账。
今年也是能过个肥年了。
周玉棠则带着大家到处闲逛。
毕竟这小子以前经常逃课出来县城逛,熟得不能再熟了。
宋木兰每次去福缘斋的时候,生意都很好。
如果说,她第一次来福缘斋的时候,生意很好,那现在更是爆火。
姜嵘宁就算再忙,也抽身出来招待宋木兰。
“宋小娘子,这两月就你给我的两个方子糕点卖得最好,京城的总店都卖疯了,我下个月得回去看看。”
其实姜嵘宁不用经常呆在四方镇的,可当初她女儿的线索就断在这里,所以她不愿放弃,继续寻找。
而京城的店铺也有人看着,不用她事事操心,只是偶尔回去看看账本而已。
宋木兰与姜嵘宁算完账后,便去找其它人集合。
难得一家人来一趟县城,宋木兰想着这一次直接置办好过年的东西。
天气也渐渐凉了,冬衣也该准备起来了。
在福缘斋拿的分成有好几十两,宋木兰带着一家人去布店直接一人买了两套成衣,还是夹棉的那种,到时冬天穿起来也就不冷了。
当然,周玉棠也有份。
好在这边的冬天并不会下雪,否则得买好多棉花保暖用。
厚的被子也买了 ,也都是弹了棉的。
其实宋木兰有想过要不要用鸭毛替代棉花,实在是那股鸭味太重了,受不了一点。
除了穿的,吃的,用的,几乎全都给置办了。
宋木兰还没捂热的银子咔咔就一下子全花出去了。
又是满满一车的东西,大家赶在天黑前回了青石村。
村口依旧坐着好些吃过饭出来唠嗑的村民。
“哟,大壮,你们家这是买马车了?也太有钱了吧,家里有什么赚钱也跟我们大伙儿说说呗,别一个人偷偷把银子给赚了,好歹我们家来福也带过你爹去镇上干活,给了不少门路。”
孙大壮坐在前面,笑了笑,“秀儿奶,这马车是我们跟周爷爷借的,我们家最近也没什么赚钱的门路子,都是吃老本呀。
我娘每天都在想怎么赚点小银子,都愁得睡不着,来福叔要是有什么活可以干,也拉拉我一把,毕竟我们家也这么多张嘴要养活。”
一旁的周玉棠大声说道,“这是我家的马车,我愿意载他们,木兰婶子哪有钱,天天忙得不停,银子都不见在哪里,倒是你们这些婶子,闲得很呐。
怕是家里也是有存粮的,眼见着要过年了,要不借木兰婶子点银子,让我们也好好过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