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裕站在了‘秦裕院士’的墓碑前。`7*k′a¢n-s¨h!u*w,u+.!c¢o.m¨
没有如同之前第一次那样,还趁着没人时,‘偷吃’一口自已的贡品。自始至终,秦裕都保持着虚化状态。因为,哪怕已经下葬一月,在秦裕墓前,依旧人来人往,昼夜不停。即便此刻,在秦裕墓前,来看望秦裕院士的人,依旧在灯火下,沿着道路排成长队,不时还从保持着虚化状态的秦裕身前走过,像是两个不交集图层上的画面。秦裕抬起头,望了眼正在为墓前奉上新的鲜花,拜祭的人们,在望了眼他自已的坟墓和墓碑。整个坟茔都被大量鲜花簇拥着,为了避免整个坟墓和墓碑不彻底被人们送来的鲜花所掩盖,隔不了多少时间,附近的智能机械,智能机器人就不得不将墓周围的鲜花清理走一遍,但要不了多久,旁边就会再次被鲜花填满。秦裕再看向往着远处绵延,像是看不到尽头的人群,人群中,有老人,有青年,有孩童,哪怕是还不怎么知事的孩童,此刻走到这里,有些稚嫩的脸上都带上了一些悲色,其他人们就更不用说了。秦裕也不是什么没有感情的怪物,面对弥漫在这广阔空间的悲伤情绪,难免心绪也会有些复杂。沉默了一阵,秦裕最后再转回头,望向了自已那被鲜花簇拥着的墓碑与墓。¨x^i¢a!o~s^h\u/o_c-h+i·..c\o\m^最后,保持着虚化状态,秦裕自已和自已道了个别,“再见了,‘秦裕院士’。”秦裕作为绝对永生者还活着,但下一次再出现时,就不再是‘秦裕院士’这个身份了。秦裕保持着虚化状态,从自已的墓碑与墓前离开了。此时这一瞬间,秦裕那种像是身处于这个世界,又脱离于世界之外的感觉像是达到了巅峰。不过,一切,有好有坏吧。上一世身份下,一切社会关系都在此刻完全断开,但同样的,也失去了之前身份下,一百八十余年积累下来的所有枷锁和束缚。至少在此时此刻,他完全可以去做任何自已想要做的事情。他可以再次选择,度过自已不同的人生。而且,更好的是,人类文明目前也还在,他也还在人类文明的世界之中。人类文明的历史轨迹也在他的不时拨动下,依旧朝着他想要达成的方向靠近。这一世,做些什么呢?脱离虚化的秦裕,再变幻了一个模样。……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在太阳系中,各行星,各卫星沿着稳定的轨道朝前变动的过程中,继续往下快速流逝。e萝=:?拉*{小<±说?2 ?3更=新|最?÷÷快1/°人联纪元120年,秦裕逝世后一年时间。人联范围内,虽然人们不时提及秦裕院士离开时,依旧感到悲伤,在秦裕院士位于地面陵川城的墓前,依旧有源源不断的人们去看望,但人们的生活,工作,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转,还是已经逐渐回到了正轨。秦裕院士的存在,已经在逐渐成为构成此刻人类文明存在的一部分历史。人联纪元128年。 在完成了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最后一次通信之后,人联和斯托文明在目前双方距离越来越远的情况下,已经基本失去了联系。曾经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长期接触和交流的时代,至此,算是彻底结束了。人联纪元129年。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这是一段技术快速发展的时间。虽然秦裕院士的离开,让整个人类文明的科研速度受到了重创,负熵研究院即便凝聚着整个人类文明最顶尖的研究员,也不可能再有秦裕在时,那种程度的高效运转,但秦裕院士的离开,也没有完全打断人类文明技术快速发展的整体趋势。或者,更直接一些的说,在秦裕院士离世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人类文明事实上还享受着秦裕院士离开前留下来的遗产,还消化着基础科学领域,基础理论突破带来的一系列正向影响。此外,当初与斯托文明的交流和接触,也根本上扭转了人类文明对于宇宙中文明生态的认知,改变了人类文明对于自身文明在宇宙文明生态中位置的认知。对于宇宙中的外部威胁,人们再有了明显的危机感,对于宇宙,潜意识中,也没有了什么太高的安全感。这种认知上的根本性转变,将人类文明整体上,从先前那种惰化状态中脱离了出来,重新有了对于文明发展来说很重要的紧迫感。或许这个过程中,秦裕院士的离世,也对于人们有一些刺激。没了秦裕院士,许多人们潜意识里就认为,人类文明需要面对更艰难的发展环境了。不过突破到河系级文明之后,至少此时此刻,在晋升到河系级文明之前,人类文明的惰化倾向大概是扫除了大半。人联纪元130年。基于此前秦裕留下的‘秦裕-人类-斯托’大一统理论,人们继续尝试着,从理论层面出发,将理论层面的突破,落到实际上的技术研发和突破。理论上来说,基于新的大一统理论和基础领域突破,人们在能源,算力,通信,运力领域,都应该能够有根本性的进展,跨时代的突破。只是,哪怕人们往这些方向逐步逐步投入着大量研究资源,负熵研究院作为人类文明的科研核心,也在这些方面持续做着努力。但显然,这依旧需要一些时间。不过,这些年过去,人们在这些方面倒不是完全没有进展。像是在能源领域,以此前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合作的聚变技术为基础继续向下,基于理论上的突破,在新的技术路径下,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及相关研究团队,将最新的聚变装置,核心位置的最高温度,在持续运行中,维持到了超过五亿度的高温,以及相应的超高压环境。让人类文明的聚变技术,距离聚变技术的终点,重核聚变再更近了一步,此外,人类文明目前主要使用的电推进系统,在保持功率的情况下,其整个系统结构的体型,也被人类文明基于理论突破,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以至于,让各行星,卫星表面,各城市之间,基于电推进飞船的往来,都更加频繁许多,对比其他交通方式,很大程度上拉高了占比。而在这一年,在原先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合作建造的那个引力干涉实验装置的基础上,人们也在设计和计划更大规模的引力发生实验装置的建造,以摸索和研究基于引力技术的无工质推进引擎的研究。可以说,人类文明目前的发展速度其实也已经不慢,或者说,目前人类文明这种发展速度,才是正常情况下的‘科技大爆炸’。只是秦裕院士还在时,人类文明的运转效率,发展速度有些超乎寻常的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