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是大周权力的中心, 前朝举行重大庆典,大朝会的地方叫含元殿,含元殿北边是宣政殿, 皇帝听政的地方, 还有殿试接见外臣等,是用得最多的地方,宣政殿左右则是内阁与秘书监,然后是御史台,弘文馆, 弘文馆招收宗室勋贵, 比国子监还要高一级。
皇帝最常待的地方是紫宸殿,算是寝宫,一般只有后妃,或者亲近的臣子才能入内, 御书房也在内。
大明宫再往里才是后宫,皇后居住在正阳宫,也只有帝后太子居住的地方能称之为宫, 后妃只能是殿。
虞九舟未建府前,住在永安殿, 虽不是东宫, 却是皇宫除了帝后居所,还有东宫之外,级别最高的宫殿, 且在正阳宫旁边。
迟晚昨晚恶补了一下皇宫的知识, 前身大概知道这些,可是具体位置就不知道了,没有地图, 进到皇宫就得晕。
所以她打算跟在虞九舟的身边寸步不离,省得在皇宫迷路,万一犯了什么忌讳,就算保住性命,也讨不了好。
两人刚到紫宸殿外,就被一个太监拦住,这人迟晚认识,就是那日给她传旨的那位。
“奴婢汪海参见公主殿下。”
虞九舟点头,“陛下呢?”
汪海脸上浮现些许忧愁,“陛下御书房,首辅大人来了。”
首辅高正,圣元二年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圣元五年外放,十年后回京都,圣元二十二年入阁,这一年他才四十岁,五十岁成为首辅,今年正是他任首辅的第三年。
圣元帝五十七岁,高正五十三岁,也算是君臣相得了一辈子,可是高正,终究辜负了圣元帝。
虞九舟蹙眉,“不是说父皇陛下不适,怎么还见大臣。”
汪海摇头,“殿下不知,首辅大人是来请辞的。”
除夕请辞?那不是巴不得皇帝不批准嘛。
高正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个政治家,他的野心绝不可能请辞。
迟晚在小说里面看到过这个名字,只不过只有一点点,她知道高正是支持宝安王尊自己亲生父亲为帝,尊圣元帝为皇伯,而非皇考,因此在宝安王登基后,依然稳居首辅之位。
若虞九舟是重生的,肯定不喜高正。
果然,她扭头就看到了虞九舟紧蹙的眉头,只是虞九舟很克制,看起来她只是在担心皇帝的身体。
虞九舟随后就舒展了眉头,“父皇最是信重首辅的,定然不会允了他的请辞。”
汪海欲言又止,犹豫半晌才道:“殿下,陛下身体需要休息,晚上还有除夕宴。”
有些话说到这里就够了,皇帝身体不能久久谈论政事,况且首辅请辞是一个打击,要是皇帝的身体众目睽睽之下出现了问题,那些藩王可就要异动了,还有没有站队的大臣,恐怕也会赶紧站队。
大臣纷纷站队,就会导致皇权旁落,随着皇帝的年纪越大,他能感觉到,自己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小了。
比起内阁,圣元帝更信任的是秘书监,里面的太监都是以圣元帝为主,说难听点儿就是,一群奴婢,想杀就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