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露带领的十万军,在路上碰到了几支北宁军的小股队伍,打了几场胜仗,再加上她治军严明,又杀了一些人之后,这十万混合军终于是听话了。?鸿?特′小/说-王¢ +追/罪+辛¨章?节_
徐晨露率领大军也在朝北宁大军逼近。
而迟晚早就做好了准备,北宁大军的必经之处,京营正在埋伏着。
按照原计划,云关道的爆炸已经响起,她在想,北宁军是撤退,还是继续前进。
无论是前进,还是撤退,她都做好了准备。
本就有退意的北宁军,在爆炸响起的那一刻,面对着漫天的巨石,开始疯狂地往后退。
十多万人一起的行动,自然会发生踩踏,等着北宁军撤出去,人不知道少了多少。
云关道里肯定有受伤没有死的将士,但这个时候没有人敢进去救。
大军主将高声大喊,“撤,都撤。”
眼看北宁军要撤,这一撤可能就是离开回北宁了。
提前埋伏好的京营趁乱狙击了不少人,大周哪里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这一仗,迟晚定要打得北宁二十年不敢来犯。?k¢a/n/s+h.u!w^a?.·c¢o′m?
能打仗的人,都是精壮,当二十年后,北宁新的精壮才能长大。
等到北宁军重新整合好,带出来的二十多万大军,竟只剩下了十三万人。
损失了十万大军,什么都没有得到,北宁人很是气愤,开始互相指责。
特别是另外两个部落的大王,认为丞相是让他们来送死的,便不由分说地要跟大部队分开回北宁。
安易之跟徐晨露会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等着,准备杀一部分,留一部分。
北宁主部的人能消灭多少就消灭多少,另外两部多放点儿走,等他们回到北宁,定然会找丞相的麻烦。
主部的人马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另外两部的人回去得比较多,北宁必定会爆发一场内战。
就算不爆发,大周安排在北宁的人,也会让三方的矛盾爆发。
外战刚结束,又经历内战,二十年能恢复元气都是快的了。
这些都是迟晚的计划,她向来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该狠的时候就要狠。
迟晚的计划,有一部分成功了,有一小部分没有成功,但不影响大局。!x\4~5!z?w...c′o¢m/
她率领着京营把北宁军赶到燕北中心的位置,由徐晨露接手继续赶羊,安易之时不时地打野收割人头。
三方配合得很是默契,全程双方也没有见面,把北宁军当羊赶。
等北宁离开大周,人数剩下了不到三万。
二十三万人出,三万人归,多少人死在了大周的土地上。
但大周人死得更多,特别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燕北有二百万人,死了差不多有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