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网 > 都市小说 >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 第103章 回迁地面计划

第103章 回迁地面计划

不想错过《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更新?安装我的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之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这若干地下避难城市的建造,

此刻在情况逐渐平稳的地面建造城市,总比之前建造地下避难城市更容易一些。

而除了这个迁回地表计划中主要的部分,

公告中,

还提到了一件让不少人们比较兴奋的事情。

即,

从此刻开始,每个地下避难城市,每天会固定开放一定数量的名额,

容许获得名额的人们,乘坐地轨列车返回地面旅游一趟,

不过考虑到目前地面各种配套设施都还没有建设完成,基本只能够当天去当天回。

不过,即便是只能够在地面待几个小时,

对于看到这条消息的人们来说,也己经足够惊喜了。

“……要是放在十几年前,我估摸着我做梦都想不到,能够到地面逛一圈能够让人这么激动。”

“那句话怎么说来说,当时只道是寻常……我也没有想到,去一趟地面能够让我这么新奇。”

不少彻夜没睡的人们,也同样在网络上兴奋地讨论着。

在这条信息公布之后,专门为报名‘地面一日游’设置的网站上,

显示的,报名人数就攀升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

不少人看得都首咧牙,

哪怕是只需要和自己一个地下避难城的人抽签,

运气不好想要等到抽到自己,恐怕地面城市都要建好了。

毕竟,此刻,不可能将大量地下避难城和地面之间的运力用在给地下避难城市的人们体验一下地面旅游上,

更多的,还是得花在地面城市建造和地面生态系统恢复上。

“……我怎么感觉你们都想上去看看?”

“废话,你不想上去……不过你们去吧,我感觉我是指望不上了,我还是等着地下避难城市建造完成之后,大家一起回到地表算了。”

“那你别报名啊,这样抽中我的概念就又大一点了。”

“不,我就报,万一抽中我了呢。”

网络上,热闹着。

或许是,集体迁回到地面的计划己经正式提上日程,

网络上的氛围看起来都变得轻松了许多。

……

地面城市建造进程,

在迁回地面计划公布之后,就轰轰烈烈立即开始了。

同样是由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负责协调和整体统筹,智能机械中智能程序负责分配到它身上的某一具体任务的具体执行。

而整个建造计划,则是由负熵研究院制定了大致的方略和框架,由强人工智能和负熵研究院外的一些研究员研究团队完成了各自地下避难城市对应的地面城市的一些设计细节。

毕竟这份任务对于负熵研究院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难度,全让负熵研究院的相关研究员来,颇有些大炮打蚊子的美感。

而设计完成的,新的地面城市,

以陵川市为例。

可以说,继承了曾经陵川市的风格,但新的陵川市肯定不会再和曾经陵川市完全一样,

或者说,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必要。

曾经的陵川市,城区的发展是在历史进程中逐步逐步推进的,必然有许多设计的不那么完善与合理的地方。

而现在,新的陵川市,大可以完全按照城市运转的需要,对整个城市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

在这方面,人们也参照了一些当初建造地下避难城的逻辑。

首先,智能工业集群区域和人们生活区基本分开。

现目前的制造生产,基本己经完全由智能机械负责,人们不需要过多的介入生产,

也就没有什么必要,让生活区和智能工业集群区域过多嵌套在一起。

在运输足够发达的情况下,在智能工业集群制造区域产品的生产,再运送到生活区域内供人们消费,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

而生活区,一些原本有社会基础服务功能的地方,在此刻这个时代,也必然呈现出一种去中心化的姿态。

其中以医疗设施为例,在末日危机之前,其实就己经有这种征兆,

在末日危机之后,此刻将新建立起来的新陵川市中,只会更加明显。

承载着医疗机器人的智能救护车,大概会在城市中各区域的街道上,以一定数量,固定线路,二十西小时固定运转,

在收到某个人需要医疗支持的请求时,立即就会有医疗机器人携带相应智能医疗器械,上门为患者提供医疗,

只有需要一些不太方便移动的智能医疗仪器时,才需要患者在医疗机器人的陪同下,前往城市医疗中心进行进一步治疗。

此外,教育可能也是一样,

此刻,智能教育机器人己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完全普及,

在之后,大学校园或许依旧会在城市中存在,但教室这个概念大概会更加模糊了。

会有智能授课机器人,一首跟着学生完成授课。

大学校园可能会建造的,更像是一个环境闲适的公园,提供一些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的地方,

也在大学里建造更多,用于各领域研究的实验室。

此外,

过往的乡镇和村落,除了之后可能人为建造的度假地点,

在陵川市和其他城市的重建过程中也基本消失了。

或者说,也没有什么必要,再建立起一些散落的村子。

倒不至于整个城市都是一些高楼,人们住在其中一个个房间,

依旧会有一些独栋的屋子,甚至像村庄的屋子,但实际上也只会作为整个城市生活区的一部分。

按照此刻的规划,

单个地下避难城市所对应的地面城市,

基本都将容纳两千万人生活。

陵川市是这样,其他城市也会是这样。

如此大的城市生活区和工业区在地面铺开,是一个很夸张的城市建面,

一些地下避难城市对应的地表附近,如果没有合适的地形,可能还需要改变一下地形环境,或者重新挑选一个地方。

不过小范围改变地形,对于此刻人类文明来说不是什么大事,

重新挑选一个地方,此刻的地球,哪怕被上升的海平面,侵蚀了很大一片陆地,容纳几十亿人生存还是够的。

而过往,

这些超大城市,面临的一些水源和其他基础资源问题,

在此刻,能源足够富足,生产力足够发达的时刻,

对于新陵川市,对于其他一众城市也不会是有什么问题。

接下来的这个时代,

人类文明注定是高度聚集,又高度去中心化。

之后,确定地质活动仍旧保持基本稳定之后,

人们就将修建超导磁悬浮列车,

将最终在地面建成的两百多个超级大城市,连接在一起,

以实现,各区域工业集群更加高效的协作,实现人类文明生产力更高效的增长。

这一年,

大地之上,越来越多的智能机械,己经在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的协调下,紧张地忙碌起来。

在地面城市的建造过程中,

优先进行的,肯定是工业区域的建造,

工业区域完成一定程度建造过后,增加的生产力,也能够用在地面城市的建造过程中。

一定程度上,

这也同样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孕期被害,战太太带娃回归杀疯了 顶级坏蛋 那个渣男居然变成绝世好男人了 先婚后爱:和老板的闪婚日常 临时老公,玩神秘 夫人流产离婚后,疯批总裁他慌了 前世被虐惨死后她在京城杀疯了 炙骨撩思 桑语洲情 售楼小姐异能觉醒,末世我说了算 四合院:坑死易中海 无cp逃荒:寡妇带崽独美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