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对司马懿所说“天下大势尚未明朗”
感到困惑,因为在司马朗眼中,当前局势已十分清晰。
司马朗认为,最有希望统一全国的人非西凉王林枫莫属。
数月来的四次金榜排名均证实了这一点。
西凉王不仅稳居榜首,且与第二名拉开了巨大差距。
无论是领土面积、民众数量,还是强大的西凉军,都显示了他的实力。
最近结束的个人战力榜也证明了这一点,西凉王几乎占据了榜单的三分之二,尤其在前十名中独占十二席。
此外,天下仅有的三位无双神将皆出自西凉,而榜首正是西凉王本人。
这些信息表明,西凉王的真实力量远超外界认知,世人所见不过冰山一角。
因此,司马朗不明白为何司马懿仍称局势不明。
他向司马懿表达了疑虑,质疑为何还说天下形势不清。
司马懿听后神情骤变,身体微微晃动。
司马懿始终回避着一个让他极为抗拒的问题,那便是当前天下局势究竟如何。
他并非不知晓西凉王才是真正的主宰者,但出于某种复杂心态,他选择装作不明真相。
司马懿心怀宏图大志,他渴望将司马家族的地位提升至巅峰,甚至取代现有的皇室,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然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唯一的途径是实现全国统一,而这统一必须由司马家族完成。
因此,面对外界对时局的质疑,司马懿总是含糊其辞,声称局势尚不明朗。
实际上,他是有意拖延时间,等待最佳时机入世。
在此之前,他需要观察形势,逐步构建属于自己的势力网络,确保未来的成功之路畅通无阻。
他不仅亲自布局,还让家族成员积极融入各地实权派家族之中,为最终的权力更迭奠定基础。
司马懿心中有着宏伟的理想,他希望辅佐的诸侯继位后若成为庸才,他便揭竿而起,通过一场政变夺取权力,继承前人的成果,最终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使皇族成为司马氏。
历史上,司马懿正是这样一步步成为三国的最大赢家,《三国演义》也以“三家归晋”
收尾,天下归于司马家族。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确保这个诸侯重视世家的力量,让他们有机会团结起来形成势力。
否则,司马懿和他的家族将无法与其他世家建立联系,也就难以实现夺权的目标。
西凉王林枫被称为“世家屠夫”
,不仅不重用世家,反而极力打压,稍有差池便可能招来灭族之祸。
司马懿深知,若天下落入林枫手中,他的抱负将彻底破灭。
不仅无法发动政变,就连家族在林枫创立的国家中能否生存下去都成问题。
此外,林枫年纪尚轻,司马懿难以等待其后代中出现无能之人作为突破口。
考虑到自身寿命的不确定性,司马懿不愿正视林枫作为“当今最有潜力统一天下诸侯”
的事实,尽管内心清楚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司马懿坚信,联合天下世家的力量,完全可以对抗西凉王,甚至将其击败。
司马家族作为大汉的名门望族,深知这些世家深厚的底蕴。
尽管西凉王目前势力强大,但他的暴虐行为已使他成为世家的共同敌人。
司马懿认为,只要世家团结起来,西凉王的败亡便指日可待。
听完司马懿的话,司马朗陷入沉思,他认为二弟的观点很有道理。
两人同为世家子弟,对当前局势有着相似的看法。
自然深知世家的强大。
可以说,后汉两百年间,天子不过是世家代言人的角色。
实际掌控天下的是世家集团。
若天子维护世家利益,他们便支持他稳固皇位;反之,若天子试图对抗世家,不仅皇位难保,还可能被世家联手废黜,另立他人。
汉灵帝因无力直接对付世家,便借助十常侍与大将军何进来制衡。
对此,司马朗十分认同二弟司马懿的看法。
家族长辈司马防也明确表示:\"如今的天下仍由世家掌控,西凉王打压世家之举注定失败。
\"
得知父子两人的看法后,司马朗彻底放下疑虑。
他意识到,当前各路诸侯中,除西凉王外,并无特别出众者。
即便如冀州牧袁绍这样的大势力,也未展现出绝对优势。
因此,他追问二弟能否确定未来的归属。
这一问题让气氛变得紧张,因为无论司马懿选择依附哪方,都意味着整个司马家族的命运走向。
司马防也认真倾听,等待答复。
司马防很好奇,自己足智多谋又沉稳的二儿子,究竟会看好哪个诸侯。
如今的天下,究竟谁能赢得司马懿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