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盛展开奏折,声音朗朗:“严嵩十大罪状,条条可诛!其一,陛下设内阁,是为辅政,严嵩却把内阁变成自家书房,大小事务都由他儿子严世蕃决断……”他越说越激动,把严嵩如何卖官、如何通敌、如何陷害忠良,一一抖了出来。</p>
嘉靖帝听着听着,眉头皱了起来。他不是不知道严嵩贪,但严嵩会写青词,会哄他开心,而杨继盛说的这些“罪状”,他觉得“太过刺耳”。严嵩趁机跪下哭道:“陛下,杨继盛这是诬陷老臣啊!他是因为之前被贬,心怀怨恨,才来报复的!”</p>
嘉靖帝本就多疑,被严嵩一挑唆,顿时火了:“杨继盛,你敢在朝堂上诽谤大臣,来人,拖下去廷杖四十!”</p>
杨继盛被摁在地上,廷杖的板子一下下落在背上。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直到最后一板落下,他才抬起头,对着龙椅喊道:“严嵩不倒,大明必亡!”</p>
杨继盛被关进刑部大牢。牢头是个老狱卒,见他满身是伤,叹道:“杨大人,你这是何苦?严大人的势力,你斗不过的。”杨继盛喘着气说:“我不是斗他,是斗这天下的不公。”</p>
廷杖的伤口很快化脓,夜里疼得他睡不着。老狱卒偷偷给他送了点草药,他却不用,说:“就让这伤留着,好让我记着外面的百姓还在受苦。”他用碎碗片把腐肉刮掉,鲜血溅在地上,牢里的其他犯人都吓得不敢看,他笑着说:“这点疼,比百姓的苦差远了。”</p>
严嵩父子怕杨继盛活着出去再闹事,派人去牢里逼他认罪。严世蕃的亲信拿着纸笔说:“杨大人,只要你写‘认罪书’,说之前的奏折是诬陷,我们就让你出去,还保你官复原职。”杨继盛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四个大字:“铁骨铮铮”,然后把笔一扔:“要杀便杀,休想让我屈节!”</p>
严世蕃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让人把杨继盛的手脚钉在墙上,用滚烫的烙铁烫他的胸口。杨继盛昏死过去又醒来,醒来后还在骂:“严嵩奸贼,你迟早会遭报应!”</p>
杨继盛知道自己活不长了,给妻子写了封绝笔信:“吾妻张氏,见字如面。吾死之后,你要好好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做个正直的人”信里没有一句抱怨,全是对家国的牵挂。</p>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初一,秋分。这天早上,天阴沉沉的,西市口(今北京金融街一带)挤满了人。百姓们听说要处决杨继盛,都来送行,有人带着酒,有人拿着纸钱,还有人捧着写有“忠烈”二字的木牌。</p>
杨继盛被押上刑场,他虽然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眼神却依旧坚定。他看到人群里的妻子张氏,他对着她笑了笑,然后转向百姓,高声道:“父老乡亲们,我杨继盛今日死了,但严嵩奸贼迟早会被清算!你们要记住,公道自在人心!”</p>
刽子手举起刀,杨继盛突然喊道:“等一下!”他解开衣襟,露出胸口被烙铁烫的伤疤,对刽子手说:“这伤疤是严嵩给的,你行刑时,就从这里砍下去,让天下人看看奸贼的暴行!”</p>
刀落,血溅当场。张氏扑到丈夫的尸体上,哭得晕了过去。醒来后,她捧着杨继盛的头颅,说:“夫君,你放心,我会把你的冤屈告诉天下人。”后来她把杨继盛的《请诛贼臣疏》刻在石碑上,立在容城老家的村口,让往来的人都能看到。</p>
杨继盛死了,但他的死点燃了天下人对严嵩的怒火。几年后,御史邹应龙弹劾严世蕃,嘉靖帝终于下令抄了严嵩的家,抄出的金银财宝够朝廷用好几年。严嵩被削职为民,最后饿死在路边。</p>
隆庆元年(1567年),新皇帝为杨继盛平反,追赠他为太常少卿,谥号“忠愍”(,指忠诚而遭受冤屈)。万历年间,百姓在保定建了座“杨公祠”,祠堂里的对联是:“铁骨埋幽燕,浩气贯长虹;丹心照日月,英名垂千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