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赛的收官阶段,是一段甜蜜而又痛苦的旅程。+2¨3·d·a¨w¨e_n.x~u.e~.!c-o`m\甜蜜在于,季后赛的曙光就在眼前;痛苦则在于,长达八十多场比赛积累的疲劳,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人吞噬。
对于苏哲这样一个一年级新秀来说,这种考验尤为严峻。
高中的hsbl联赛,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多场比赛。而nba,光是常规赛就有82场,其强度、密度和舟车劳顿,完全是另一个概念。尤其是在成为首发之后,苏哲场均出场时间飙升到35分钟以上,他需要像永动机一样在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对抗、攻防。
赛季初积累的体能储备,在四月份已经消耗殆尽。他开始真切地感受到身体发出的警报。
在结束了与火箭的德州内战后,小牛队马不停蹄地飞往西海岸,开启了赛季最后的“三连客”之旅,对手分别是洛杉矶快船、萨克拉门托国王和波特兰开拓者。
连续的飞行,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酒店,不同的床。苏哲的生物钟开始紊乱。他常常在深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x,s,a+n?y*e?w?u`._c¢o\m*早晨醒来,感觉到的不是神清气爽,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他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一次起跳,每一次变向,都需要调动比以往更多的意志力。
对阵洛杉矶快船的比赛中,这种疲劳感体现得淋漓尽致。那支快船队拥有埃尔顿·布兰德和科里·马盖蒂这样的悍将,打法极其强硬。苏哲在比赛中明显感觉自己的脚步跟不上对手的节奏。一次防守马盖蒂的突破时,他因为腿部发力不足,横移慢了半拍,被对手直接撞开,轻松上篮得分。
而在进攻端,他的投篮也失去了往日的精准。好几次空位的机会,他都感觉自己的出手动作是僵硬的,篮球最终都磕筐而出。全场比赛,他12投仅3中,只得到8分,这是他成为首发以来的最低得分。
赛后,他坐在更衣室的椅子上,用毛巾盖着头,一言不发。身体的疲惫和发挥失常带来的沮rou,让他备受煎熬。
“嘿,菜鸟,第一天打nba吗?”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
苏哲抬起头,看到迈克尔·芬利递过来一瓶运动饮料。.萝?拉-小¨说/ -首/发^这位在联盟征战了近十年的老将,脸上带着了然的微笑。
“每个新秀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新秀墙。”芬利坐在他旁边,“你的身体在告诉你,它需要休息和调整。但这不意味着你要停下来,而是要学会更聪明地打球。”
“更聪明地打球?”苏哲有些不解。
“是的,”芬利解释道,“当你体能充沛时,你可以用速度和爆发力去解决问题。但当你累了,你就要更多地依靠你的大脑。学会利用掩护,而不是每一次都自己去跑位;学会用节奏变化去过人,而不是单纯地拼速度;在防守端,更要依靠你的预判和站位,而不是每一次都去飞身封盖。”
“最重要的是,学会管理你的身体。”芬利指了指理疗室,“冰敷、拉伸、按摩、充足的营养……这些东西在赛季末,和你的投篮训练一样重要。你要像爱护你的投篮手一样,爱护你的身体。”
芬利的话,为疲惫不堪的苏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他开始意识到,成为一个职业球员,不仅仅是在场上打球,更是一门关于如何管理自己身体和精力的科学。
在接下来的客场之旅中,苏哲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训练结束后还要疯狂加练,而是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恢复和理疗上。他会花很长时间在冰桶里浸泡双腿,以缓解肌肉的酸痛;他会缠着球队的理疗师,学习各种拉伸和放松的技巧。
在饮食上,他也变得格外注意,严格按照营养师的建议,摄入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机能的快速恢复。
而在球场上,他也开始实践芬利的建议。他更多地利用诺维茨基和丹皮尔的掩护来创造机会,减少了长距离的无球跑动。在持球时,他会用更多的假动作和节奏变化来代替生硬的加速突破。
对阵国王队的比赛,虽然他的得分依旧不算高,只得到12分,但他送出了7次助攻,并且只有1次失误。他用更高效、更省力的方式,帮助球队串联起了进攻。
国内的球迷们也注意到了苏哲状态的起伏。
“最近几场苏哲看起来好累啊,投篮都不稳了。”
“肯定的,第一个赛季就打首发,强度太大了,体能肯定跟不上了。”
“这就是nba的残酷之处,新秀墙来了。希望苏哲能挺过去!”
“大家别担心,看他打球的方式已经有变化了,开始打养生篮球了(笑)。这是聪明的表现,说明他在适应。季后赛前调整好就行!”
球迷们的理解和支持,也给了苏哲很大的安慰。他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三连客的最后一场,对阵波特兰开拓者。苏哲的身体状态虽然没有恢复到最佳,但他的精神却异常专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双方战平。小牛队进攻,苏哲在弧顶控球。他没有选择强突,而是耐心地观察着场上的局势,连续做了几个胯下运球来调整节奏。
就在开拓者队中锋扎克·兰多夫上前延误的一瞬间,苏哲突然一个击地传球,篮球精准地穿越了人缝,送到了顺下的诺维茨基手中。德克接球后轻松上篮得手,打进了准绝杀的一球。
这个助攻,正是他聪明打球的最好体现。
最终,小牛队以一场胜利结束了漫长的常规赛。他们成功保住了西部第四的排名,获得了季后赛首轮的主场优势。
当苏哲走下球场时,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但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他成功地扛住了新秀墙的考验,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调整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