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p>
秦十月素面朝天,以铜扣扎了一个利落的高马尾,身着利落的黑色窄袖束腰的劲装,一副江湖女侠的打扮。</p>
倒是让安昕发现这位秦大家的身材同样有料。</p>
秦十月神采飞扬的和安昕说道:“安大人,对我来说,这不是受苦,而是一种新奇的体验。”</p>
安昕摇摇头,没再多说什么。</p>
从黄家开始,秦十月帮助了他不少。</p>
就连这次练兵,如果没有魏叔夜,想这么快集成训练出战斗力也难。</p>
“时间紧迫,跟我走吧。”</p>
安昕一夹马腹,朝着不远处的军营而去。</p>
秦十月闻言,心中雀跃,轻轻一扯缰绳,白马通灵,跃动轻灵如风,几步就追上了安昕座下的枣红马。</p>
安昕转头看着和他并行的秦十月,发现她的骑术竟然非常好,虚坐在马鞍上面似与白马融为一体。</p>
“大人!”</p>
来到军营门口,胡常山已经在此等待。</p>
一行六人进入军营。</p>
营中静悄悄的,弓兵们已经穿戴整齐,或着皮甲,或着棉甲,静静地在各自营地,有的在擦拭着兵器,有的在维护着燧发枪。</p>
一个多月的时间,燧发枪的成品率比预计中的更低一些,匠造坊一共制作出了62条可以正常使用的。</p>
魏叔夜也在弓兵之中,专门挑选出来六个小队,单独编制,成立了“火器连”。</p>
火器连由小将秦明负责,为了防止秘密武器被土匪察觉,被他带到昆西山深处秘密训练了大半个月。</p>
军营里三百多人,却没有人说话。</p>
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下,没有人抱团说话寻求安慰,这是他们已经克服了初上战场的恐惧。</p>
紧张,有序。</p>
秦十月很清淅的感受到这一点。</p>
直到“哔哔”几声哨声划破军营里的静谧,营兵几乎是同一时间动了起来。</p>
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所有人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队列,站成了一个方队。</p>
就静静地站在夜色里,全程没有人说话,没有人站错,没有任何纷乱。</p>
此刻除了呼吸声,再无别的动静。</p>
沉默,是含而未发的力量。</p>
这给了秦十月非常直观的强大冲击!</p>
也给了军营一角,正坐在一个木箱子上的葛绒以强烈的冲击。</p>
别说是三百人,就算是一个三四十人的合唱队,在排队的时候找来找去,站定位置都要七八分钟。</p>
弓兵营训练了两个多月能有这样的组织度,安昕是满意的。</p>
得益于他拿出真金白银的待遇,油水十足的伙食,才能让这些弓兵无怨无悔、老老实实的进行两个半月的高强度训练。</p>
而且,当初征兵时是有百分之十左右冗馀的,每天都能吃到肥肉,每个月都有县太爷按时来发银子,还有对于土匪同仇敌忾的情绪,以及教导口中所说的“接地气兵”、“护民兵”,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那些“臭丘八”,而是为了县里,为了乡亲打仗的、荣耀的剿匪弓兵!</p>
不论是待遇,还是心里滋生的荣誉,谁都不想被淘汰掉,所以都很听话,拼命训练,最后被刷掉的几个,除了确实因为身体原因不合适被扔去了匠作坊打杂,其馀的都保留了下来。</p>
这些按照他《练兵要义》当中的训练方式,通过重复性的训练,反复不断的强调,练出几乎机械性的肌肉记忆的弓兵们,在战场高压的环境下,是非常有优势的。</p>
这代表着在战场上,士兵能下意识的、忠诚的执行基层军官所下达的命令,共同组成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p>
“拔营!出发!”</p>
没有战前动员,没有赏格奖励,随着魏叔夜一句话,营门大开,所有人自然形成两列,和寻常拉练时那样,小跑着鱼贯而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