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衍点点头,略站了会儿,见得满园红笼点亮,天色愈发昏暗,这才移步离去。
有词曰:一泓幽涧柳分开,尽道清虚搅破,三月chūn光风带去,莫言玉容消残。
又有曰:房前飞絮,散为一院yīn凉,枕上鸟声,唤起半窗暖阳。
潘莺是被饿醒的,常燕熹已不在了,只有枕上凌乱的褶痕,记得寅时他要上朝去。
屋外丫头婆子皆起身了,在院里泼水洒扫,轻轻说话。
她把沾红的帕子藏了,再抻腰坐直,慢慢穿衣,时不时蹙眉咝声气儿,这大力回chūn丸药效实在太猛,连昨晚饭都没顾得吃。
咬牙暗忖,再不能让常燕熹服那药丸子,否则没三两趟,就得把她这条小命搭上。
忽听巧姐儿在帘外哭啼啼地找阿姐,连忙唤她进来,常嬷嬷拎着食盒子与chūn柳夏莺随在后入房,夏莺拎夜壶扫地,chūn柳倒好洗脸水,去帮常嬷嬷挂帐子理铺盖,瞥眼瞟见褥子上一滩污渍,嬷嬷面不改色的卷起裹成一团,见她愣在那儿,低喊一声:“拿新褥子来。”
chūn柳这才回过神,跑去拉开橱柜,取来海棠色洒花缎面薄褥,嬷嬷接过薄褥,把卷裹团的给她:"拿去搁盆里拿水浸起。"
潘莺已洗脸好,坐在桌前和巧姐儿吃早饭。
她暗看chūn柳抱着咚咚往外跑,颧骨不经意泛起红晕,揭开江米小枣粽的叶儿,用筷子剔进碗里给巧姐儿,再给自己剥一个吃起来。
待用过饭,正对镜梳头、松挽起发髻,听得夏荷隔着帘栊禀报:“姨奶奶们来见。”
晓得躲不过这岔,拿起只莲花簪插在乌油发里,坐到桌前椅上,巧姐儿不肯离开,紧拉着阿姐的衣摆。
肖姨娘率先而进,另两个摇摇摆摆紧趋。
常嬷嬷命chūn柳拿来蒲团摆在潘莺脚前,她几个跪下磕头,chūn柳端来碗茶,她几个恭敬奉茶,潘莺也接过吃了,方命人搬来绣凳伺候她们落座。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壹壹柒章 潘莺以礼见姨娘 二爷生怒斥不规
肖姨娘看向潘巧,微笑道:“这就是巧姐儿吧,长得跟天仙似的。”让丫鬟把早备好的一对huáng金镯子送她,另两个红着脸不自在,未及想到这个。
潘莺认得她俩,一个名董葵,一个名董榴,是个低秩品官员为奉承常燕熹,甘愿将自己两个女儿送给他做侍妾,也就二十年纪,董葵是鹅蛋脸儿,大眼挺鼻厚唇,长挑身材,文静不爱说话;董榴则圆脸盘儿,五官显肉,天然带些娇憨的神态,都识字会写,最擅乐器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