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次,秦孙氏没与闺女站一头,因为她知道夫君一直很向往五柳先生那种‘采菊东西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你这傻闺女,你大伯也就客套一下,要是让你大伯母知道咱家搬回县城去了,保准门都不让我们进,唯恐我们是穷亲戚上门打秋风!”
“娘,您未免将大伯母说得太市侩了,小时候她对女儿可好了!”
秦孙氏一听到闺女还惦记着伪善大嫂的好,她气不打一处出,便将埋藏许久的往事,当着晚辈们的面一嘴带过:
“你们祖父祖母过世后,分家那会,你那好大伯母也就拿了四百两打发了我们;你可知你大伯父一家占了多少便宜吗?你祖父祖母留下来的私产全部加起来都好几万两了,亏你还记着她的好!”
秦夫子倒是嗔怪起老妻又翻旧历:“这往事你还拎出来说做什么?”
“这事他们都做得出来,我还说不得了?”
当初要不是忌惮大嫂娘家在县衙有靠山,他们也不会轻易罢休,灰溜溜地跑这来安家了。
虽然十来年过去了,大嫂娘家也遭到反噬败落了,但秦夫子早已放下了,他与老妻这点上,意见一致,真没必要再凑上去惹人嫌了!
秦氏听了母亲这话,心有些凉了,如今只盼着没有私塾扩建一事。
秦文凯对于上一辈的事,也知道一些,但兴趣不大,没必要再计较一些早已经失去了的,原地踏步不前。
对于家搬哪里去,他都不在乎!
爹娘在哪,他跟着就行了,去田水村也好,大姐两口子就可以回婆家住了。
不是他不欢迎大姐,而是大姐在,大姐夫就在,自家老爹便会常拿姐夫(兼四舅哥)贬损他,他实在是太难了!
他如实地表完态度后,被自个媳妇瞪了好几眼,却依旧嬉皮笑脸的!
夏娥真是感叹自己嫁了个什么奇葩人家,明明有千万(两)资产能继承,却只分了四百两!
她也不想想,如果他家继承了这家产,他们秦家还会娶她这乡下姑娘吗?
怕是相识的机会都没有!
这事最终还是定下来了,反正夏?和秦文凯如今是打酱油状态,等过两天就让他们回田水村问问到底扩不扩建,如果答案是肯定得,那就先去选个宅基地,再请人建房子。
村里的方婆子也惦记着这事!
虽然她嘴上总嫌弃小儿子‘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但她心底里还是希望儿子能回到自己身边,就算没什么出息都无所谓。
就是委屈四媳妇了!
她在夏荣上学前,一再叮嘱他,别忘了最重要的事!
在夏荣再三保证忘不了,才放他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