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与朝臣们宣布完好消息后,就散了早朝,去了如兰的宫殿。+新?完,本*神`站¢ *追`最′新!章-节^
如兰得了消息,站在内室的门口迎接官家,看到赵祯,就行礼“见过官家,官家安好。”
赵祯连忙拉起如兰“如儿免礼,如今身子可还好,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以后这些礼就免了,你肚子里的孩子最要紧!”
如兰“多谢官家体谅,我如今一切感觉都还好。”
如兰的身体经过这些年的调养,早己健康的不行。因此,虽然如今才十五岁,可怀孕生子也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她宫殿里的人也都被下了忠心烙印,宫里的管事们也都忠心于她,就算宗亲们收买宫人,也逃不过她的耳目。
赵祯满脸笑意,语气满是关切:“那就好,那就好啊。要是有哪儿不舒服,一定要尽快去叫医士。”
如兰眉眼含笑,轻声问道:“官家平日里这个时辰不都在早朝上吗?今日怎这般早就到后宫来了?”
赵祯忙不迭地解释:“朕一听说你有孕的消息,就立刻赶过来了。朝臣们也都知道这事儿啦。”
如兰温柔提议:“官家想必还没用膳吧,不如与我一同用个早膳?”
赵祯笑着点头应允:“好。”
二人相对而坐,温馨愉悦地共享了一顿早膳。之后,赵祯又细细叮嘱了如兰好些话,这才返回自己的宫殿批阅奏折。然而,在批阅奏折的间隙,他才猛然想起,自己高兴过头,竟忘了给如兰赏赐。
于是,他匆匆前往自己的私库,精心挑选了十几箱子的珍宝,命人抬去如兰的宫殿。
如兰望着那十几箱子的珍宝,心中既感叹宋朝的富庶繁华,也真切感受到了赵祯对这个孩子的殷切期盼。
此后的日子里,赵祯每日都会陪伴如兰一同用膳。每一顿膳食,都要经过反复检查,才会送到如兰面前。
很快,便到了如兰生产的日子。王大娘子也被官家请进宫中,陪伴如兰待产。
这几个月来,宫中并不平静,在如兰将证据和宫人交给赵祯后,官家处置了不少企图对如兰不利的宫人。那些出手的宗亲,也因证据确凿,被撤去爵位,贬为平民。
赵祯接到了如兰要生产的消息后,立马起身往皇后宫中赶去。正在与赵祯议事的几位大臣闻言,也都跟在赵祯的身后。
如兰服下顺产丹后,很快便诞下一位健壮的小皇子。*w.a,n_z\h?e,n¢g?s¨h-u/k′u\.!c′o?m~稳婆仔细收拾好孩子,抱着小皇子出去向官家道贺:“恭喜官家,贺喜官家!皇后娘娘生下了一位健壮的小皇子,小皇子足足有七斤九两重呢!”
几位大臣们也都一起向赵祯道贺。
赵祯欣喜若狂,赶忙让人赏赐稳婆和皇后宫里的众人。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轻轻拆开襁褓,看着孩子粉嫩光溜的小身子,确认自己真的有了儿子后,才又让人将孩子仔细包好。看着殿内跪地一片向自己道贺的奴才们,他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赵祯嘱咐宫人们悉心照料皇后和小皇子,又隔着屏风对如兰说了许多感激的话,这才带着宫人前往奉先殿,将这个喜讯告知祖先。
王若弗看着官家对女儿和外孙这般关怀备至,心中的担忧彻底消散,她微笑着对如兰说道:“你如今顺利生下小皇子,娘总算能安心些了。”
如兰眉眼含笑,轻声安慰母亲:“娘本就无需为我担心,女儿心里自有分寸。”
王若弗轻轻抱着刚吃完奶的小皇子,满眼慈爱地说道:“瞧瞧咱们这小皇子,生得多么俊俏可爱啊!日后必定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
如兰打趣道:“娘,他现在还没长开呢,眼睛都还没睁开,您从哪儿看出他日后是美男子啦?”
王若弗轻轻摇了摇头,满脸笃定地说:“虽说没长开,但娘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哪个刚出生的孩子有咱们小皇子这般白嫩可爱。咱们这小皇子啊,果真是与众不同。”
赵祯更是对小皇子疼爱有加,每日都要来看望好几回。小皇子每日吃了几顿奶、每顿吃多少,拉了几次、尿了几次,他都问得清清楚楚。
如兰深知,官家多年膝下无子,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孩子,自然格外紧张。更何况,这孩子关乎着大宋的未来,官家如此上心也是人之常情。
满月宴上,满朝文武终于见到了小皇子。看着健壮活泼的小皇子,他们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小皇子看起来如此健康强壮,应该能平安长大。他们也不必再担忧江山易主的问题了。
赵祯为小皇子取名赵晏,之后更是在他周岁的时候,便将其立为太子。
与此同时,盛家的喜事也接连传到了如兰的耳中。
盛长枫没有娶上辈子的柳氏为妻,而是迎娶了书院院长的女儿孟氏。±o兰£t:兰?文?′学{> ?已tμ发-布2=最§?@新?D¤章=¨节e¨@这些年,盛长枫在外求学,深刻认识到自己从前的错误。与孟氏成亲后,二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盛长枫这一生也并未纳妾。
盛长柏依旧与海家的女儿海昭云结为连理。虽然盛长柏有妾室,但他每次都会让妾室服用避子药。
墨兰还是嫁给了永昌伯爵府的梁晗,这对她来说,己是所能攀附的最好归宿。盛老太太虽心有不满,但终究拗不过墨兰。
明兰则因如兰如今地位稳固,又有太子撑腰。当小公爷齐衡向母亲平宁郡主表明自己想娶明兰为妻时,平宁郡主并未反对。就这样,明兰顺利嫁给了齐衡。
如兰给宫中的太监们施加忠心烙印后,安排其中一些人带着枪支、大炮的方子,买下一座含矿的山头,进行研究开发。
她又给了一些太监大量金银,让他们购置山头,按照后世军中的方法收留孤儿进行训练。
玻璃、镜子的制作方子也被交给专人,让他们研究并投入贩卖。